随着广州产业结构调整,村级工业园改造成为创造更多低成本双创空间的突破口。在2022广州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云带来了推进广州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重高端,轻小微”环境下 村级工业园改造滞后
骆建云介绍,村级工业园在广州已发展至2705个,在全市存量资源占比超20%,形成各类中小微企业大约20多万家,占全市企业数量的33.9%,但税收贡献仅占全市工业企业的6%。
近年来,为推动重点功能区发展、发展总部经济,广州市加速推进市高端创新和金融商务领域的布局,已初显成效。然而,相比之下面对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双创空间、孵化器、实体制造业空间载体供应不足,创新创业环境呈现出“重高端,轻小微”的氛围。
骆建云指出,广州村级工业园存在规模大、现状建设强度低、合法用地占比低、建筑形态破旧等特点,园内环境低质,无法为创新型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提供满足其需求的配套载体。与此同时,村级工业园的产业多以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制造业为主,产出效益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且存在多部门多头管理,产业发展导入缺乏统一规划。
“相关支持政策优惠不够。”骆建云表示,一方面,广州村级工业园改造政策上强调了经营性土地交公,打击了改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广州城市更新政策更多强调村级工业园与旧村改造联动,而旧村改造的复杂性也滞后了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
此外,他指出,村级工业园改造周期长,易出现长时间的产业空间供应断层,造成商户流失,村集体经济收益在改造期间无法得到保障。
减少限制增加激励推进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
骆建云建议,在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的同时,同步开展旧村综合治理,与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方案同步报批、同步实施,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项目所产生的收益可以优先用于本村综合整治,从而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村级工业园的产业导入与运营管理需精细化。”骆建云建议,村级工业园改造应结合园内现状与区域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维持或淘汰的分类指导,并结合市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导向目录,明确村级工业园更新改造后入园标准、产业规划与相关指标,引导优质产业项目及其上下游产业项目入园。
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或专业化的产业园区开发公司通过托管方式,作为村级工业园实施运营主体进行综合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和产业招商,实现集体土地的规模化统筹开发利用。
在骆建云看来,政策限制影响了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积极性。他建议,广州参考佛山南海、顺德等地区的经验,从机制、政策和实施等方面创新土地整理与供应、房屋建设、税费支持等多方面的激励办法,减少政策限制,增强更新改造的积极性和市场活力。
例如,取消关于村级工业园改造保留集体建设用地性质的,需要将30%的经营性用地转为国有用地后无偿移交给政府的相关约束要求;或者针对无偿移交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或其他公益性项目建设部分的用地的比例超过15%的,结合贡献情况给予税费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或补助。
骆建云提出,远近结合,对改造周期较长的项目进行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估预测,科学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建设时序安排,在实现最终改造目标的同时,提出近期的更新改造安排,保障区域产业的有序发展,保证村集体在更新改造过程中的持续分红收益。
“全市一盘棋统筹,试点先行先试,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经验。”骆建云表示,可重点考虑在白云区、番禺区等村级工业园资源丰富的地区,结合政府重点功能平台和产业布局谋划实施更新改造,筛选一批村级工业园改造试点。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