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城市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竞逐最重要的战略抓手。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制造业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展现出强大的“免疫力”和经济韧性。
“十四五”时期,越来越多城市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造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提法常见于各地“十四五”规划中,这也成为各大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制造业不强,城市能级难言强大。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今年以来,广州释放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强烈信号,在规划国土等领域陆续出台措施,强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
从增加产业用地,到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M0,再到支持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等,这一套“组合拳”背后不仅体现了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坚持制造业立市的坚定决心,也折射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些实践逻辑。
强化工业用地供给
土地供应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根基。
3月底,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2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着重对全市全年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引导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聚焦,精准高效配置新增产业用地是《供应计划》的重中之重。为此,广州计划安排各类产业用地1035公顷,占计划总量的42%,高于“十三五”年均供应量和2021年供应量。
《供应计划》指出,今年的供应用地“聚焦重点”,以推动“双区”建设、支持两个合作区建设为战略引领,土地供应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用地倾斜,做强城市竞争力和承载力。具体来看,积极支撑“一区三城”科技创新轴及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等重点区域和重大产业平台建设,着重安排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白鹅潭商务区、白云新城等区域商服用地供应;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供应,着重安排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空港经济区起步区等区域工业用地供应。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要发展制造业,必须加大工业投资。”在此前的广州市新闻发布会上,市工信局副局长黄星耀提到,全市工业投资连续三年超千亿元,技改投资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在总量上均创历史新高。
2021年,广州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00.83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809.98亿元,同比增长11.90%,占工业投资的73.6%。市工信局将联合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研究出台更多保障工业用地的政策,加大工业用地供给保障力度,落实全市工业仓储用地420平方公里的目标规模,确保工业产业区块中工业用地 占比不低于55%的要求,切实形成“地等项目”的工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中小微企业用地难问题,《供应计划》专门安排一批单宗5000平方米以下的工业用地,针对成长性高、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精准保障。
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用地
“专精特新”是指其产品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任一特点的企业,其一项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30%—50%,能影响全球产业链运转。这些企业往往是“一招鲜,吃遍天”的中小企业。
广州共有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刚过去的一季度,这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稳定了生产经营,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逆势增长20.12%,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9%的增速。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办法》(下简称《办法》),其中,重点提到一种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M0)。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为适应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用于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检测、无污染生产等环节及其配套设施的用地,是在传统三类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M1)、二类工业用地(M2)和三类工业用地(M3)]之外,近年来新出现的工业用地类型。新型产业用地因为土地利用效率更高、更能匹配创新型产业发展需求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此次印发的《办法》明确提出,鼓励符合广州市产业导向和政策要求的“链主”企业、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产业项目纳入新型产业用地(M0)试点范畴,凸显了广州对保障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用地的重视。
在此前的广州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华而实表示,为了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用地成本,广州市工业用地可以采用先租赁后出让和弹性年期出让方式供应,出让年限根据产业类型、企业意愿及发展计划等情况确定,土地出让金则根据出让年限确定,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她进一步透露,考虑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特点,该局将积极组织小面积工业用地的供应,今年工业用地供应计划中,有31宗用地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下,主要分布在白云、黄埔、花都、南沙等区。“此外,还将实施‘带方案’出让产业用地的做法,在用地出让时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或施工图设计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交地即开工’,支持产业落地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增量方面,《办法》还鼓励各区、空港经济区组织建设符合《广东省高标准厂房设计规范》、广州市产业导向和政策要求以及所在区关于税收、经济贡献和成长性等方面标准的工业大厦和高标准厂房。
工业大厦和高标准厂房内产业用房分割登记、转让的比例上限和不得再次转让的年限可进一步放宽,具体由各区、空港经济区在出让土地时明确。
更新改造村镇工业园区
国际大都市在再都市化阶段,带动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回归和品质人群的再聚集,避免了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能级提升。
工业回城发展空间是瓶颈,这一问题也是中心城区普遍面临的困境,做优做强村镇工业园区的存量成为重大突破口。
针对全市工业园区的现状,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也发布了《广州市支持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的土地规划管理若干措施(试行)》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对入选的试点项目提供用地指标和规模、提高产业用地配套设施比例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比如,在用地指标和规模支持方面,试点村镇工业集聚区落实省、市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的,由市级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急需建设且存在规模缺口的,可申请市级预留规模。其他试点项目涉及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结合全市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支持。
自2005年以来,荔湾芳村一直是荔湾发展工业的主要承载地,目前,辖区现有工业园区主要集中在该片区,如西塱工业区、南漖工业区、东沙工业区、沙洛工业区及海龙围科创区等。除海龙围科创区外,其余大都属于村级工业园,产业相对低端。
为改变现状,荔湾区主动摸查辖内村级工业园现状,最终确定了61个村级工业园,并划定了26个工业区块。“村级工业园改造又分为原状整治、局部改造和拆除重建三种,拆除重建的大多会形成现代化产业载体,原状整治和局部改造则以发展孵化器为方向。”荔湾区科工商信局介绍,荔湾区将依照省市有关文件,对纳入旧村改造的村级工业园给予产业引导,全力保障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
全市各区正以打造重大平台为抓手,推进村镇工业园区更新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存量土地、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比如白云区嘉禾街打造了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盘活存量资源建成魅视分布式综合管控平台创新中心、高端软件总部大厦、广州中央法务大厦、讯猫总部大厦等总部集群。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制定支持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文件系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工作要求,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遴选全市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目的是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的“广州样板”。
■专家观点:以先进制造业带动现代服务业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从国内外诸多实践来看,全国各地都认识到,实体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压舱石”作用。目前,大湾区各个城市都加强工业的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结合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产业与创新协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他分析,广州通过政策供给夯实实体根基主要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适应企业对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配置更多的工业用地、优质厂房,推动机器上楼、产业上楼,让产业用地更加高效高质,也有利于腾出足够空间,让企业扩大再生产。
另一方面,以先进制造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广州是千年商都,商贸服务是城市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业水平和价值链不够高端,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不足。而通过工业升级,推动形成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全链条,有助于产生更多服务业需求,带动现代服务业向高端高质发展,真正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