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点专题 > 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行业资讯

广州开发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在大有可为的湾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信息来源:南方网 时间:2020-01-02 字体: [大] [中] [小]

  在广州开发区开创大道右侧,未来将伫立起多对“双子塔”建筑,此刻,数个企业“总部大脑”汇聚于此,静静“等候”广州农商银行`广州黄埔马拉松赛(下称“黄马”)选手们出现。  

  开创大道、创新大道……2019年12月22日,在广州开发区建设3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黄马选手从科学城出发,一路向北奔往中新广州知识城。沿途所经的不仅是现代化风景,更是开发区建区时激情燃烧岁月的真实记录。  

  吹沙填土,开荒劈路,打桩建房,挖平两座山,填高二尺地。1984年12月28日,在一片蕉林滩涂上,拓荒者们让广东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拔地而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广州开发区从两万元起家,到2017年成为全国首家财税收入破千亿的开发区,创造多项“全国第一”:财税总收入、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上市企业总数在全国219家经开区均排名第一;改革持续引领风气之先,作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推“秒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等金字招牌已然在全国打响。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表示,将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牵引带动全区工作的“纲”,举全区之力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建设,实施“湾区+”战略。把广州开发区打造成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以及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这里将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区,在大有可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峥嵘岁月:  

  2万起家到财税总收入超千亿  

  198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涌动的改革春潮,催生了中国改革开放一个新的标志: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在这年应运而生,成为广州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的地方。  

  1984年12月28日,北风凛冽,距广州市中心35公里处的广州黄埔新港,在一块9.6平方公里、占祖国面积百万分之一、被誉为“金三角”的宝地上,时任广州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缪恩禄宣布:奠基典礼开始!  

  这块土地自此醒来了。  

  广州人大概不会忘记,当国门刚开,“南风”滚滚袭来之时,各国外商就跨上了中国国土,寻求合作。广州开发区从一开始就提出要以“简政、高效、亲商、务实”的原则开发这片土地。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刚刚成立的广州开发区就提出“依法建(治)区”的理念。  

  1985年4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以广州市政府名义发出,成为全国第一个特殊功能区地方性法规。  

  当时,一些外商听到广州开发区颁布了法规后,纷纷到此洽谈项目,认为在广州开发区投资有法律保障。当时美国驻穗领事还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等法规内容详尽、条款具体、文件规范、法制严谨。  

  “只要外商来,我们基本上就没有星期天,没有白天黑夜。”黄埔区教育局局长张建武回忆说,当时很多项目之所以来,是被开发区人的效率打动。开发区能在两天时间内,给外商一套非常漂亮的策划案材料,让人看了以后感受到开发区的效率,最终选址在此。  

  但不为人知的是,当年广州开发区只有2万元的开办经费。原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秉衡用这2万元中的300元买了10张办公桌,就搬进了广州开发区筹备小组的办公地点。  

  30多年后,这2万元翻了多少番?  

  2018年,广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465亿元,年财税总收入1052亿元。35年里,分别增长了3500倍和500万倍。  

  “今天开发区的发展成就远超当时设计者的想象。”朱秉衡说。  

  12月22日,黄马选手在创新大道上纵情奔跑,一览广州开发区“远超设计者想象”的发展成就。这条大道连接着代表“过去”的黄埔港,串起代表“现在”的广州科学城,北面连接代表着“未来”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折射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迭代发展之路。  

  30多年前,发祥于西区的广州开发区通过“三来一补”的“短平快”项目度过了艰难的起步期,开始引进跨国企业项目。2002年5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实现“四区合一”管理。4年后,广州市政府决定委托广州开发区将官洲岛开发建设成为广州国际生物岛。2010年6月30日,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拉开建设大幕,与广州开发区融合,实行“五区合一”管理。2014年国务院同意调整广州行政区划,设立新的广州市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合署办公,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开拓进取:  

  “摸着石头过河”  

  到创造“全国第一”  

  2019年11月,广州开发区又从联合国为广州拿回一座大奖。  

  当地时间11月11日下午,在瑞士日内瓦,广州开发区的相关负责人代表开发区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了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的奖牌。  

  因成功引进GE生物科技园以及在促进国际投资方面的突出贡献,广州开发区成为此项大奖唯一获奖的中国机构,同时也是全球三家获奖机构之一。  

  “获得此奖项,代表了中国投资促进的水平和风采,表明中国的投资促进工作引起了世界关注,赢得了全球声誉。”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在致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的贺信中这样说。  

  从建区之初,广州开发区就对与世界接轨有着强烈追求。当时,开发区成立了条例法规处,制定了第一批规章、规范。如今,虽然“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但在30多年前,广州开发区就有这种远见卓识,实属难能可贵。  

  凭着这种远见和担当,广州开发区接连推出一系列破天荒的改革,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包括率先实行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开辟了土地向外商转让和成片开发的先河。还在全国首创“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等服务。  

  在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延续当年的创新基因,广州开发区改革的锐气和发展的势头依旧强劲。  

  春潮涌动的2019年3月,广州开发区迎来了多个重大项目集中破土动工,其中包括百济神州设立的全球第二个研发中心、宝洁新智造中心等高含金量项目,总投资额达1023亿元。  

  这背后是该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引智引技引资的“招商4.0”模式。2017年初,广州开发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四个“黄金10条”政策,以及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高端人才引进的两个“美玉10条”政策,在全国率先打响“金镶玉”制度供给品牌。随后,IAB产业实施意见、金融10条、区块链10条、海外尖端人才10条等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共同书写了广州开发区独创的“招商4.0”模式。  

  2018年,广州开发区出台“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统筹设立3个百亿发展基金,率先推出区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服务超市,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目前,这里聚集民营及中小企业超过2万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80%以上,占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贡献了全区80%以上的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成果和新产品。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质谱仪打破了国外垄断,就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民营中小企业“小马拉大车”的典型代表。如今,上至泰山之巅,下至黄海之滨,从苦寒极地到阅兵现场,都能寻觅到禾信质谱仪的身影。  

  扬帆湾区:  

  “双区驱动”“双核联动”中  

  崭露锋芒  

  2019年9月27日,又是见证历史的时刻。  

  在众人瞩目中,一架蓝色直升机从中新广州知识城起飞,约半个小时后,它载着乘客飞抵澳门。从此,市民从广州开发区搭乘直升机飞往香港、澳门只需半小时。当日,中新广州知识城环湖总部经济带系列重大项目集中动工。  

  就在一个月前,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举行穗港科技合作园核心区暨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启动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3个重大项目动工、5个创新平台项目揭牌、18个产业和创新载体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1523亿元。  

  从中新广州知识城到穗港科技合作园,广州开发区正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今年10月底,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签署《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区级层面“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统筹协调机制。  

  这是广州开发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推动“双区驱动”“双核联动”中展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的又一举措。  

  12月6日,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一届十次全会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2019年第四次工作会议召开。在10月合作的基础上,此次会议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要借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与其共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地,推动制度创新成果共建共享共创。  

  在“双核联动”下,黄埔与深圳的合作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除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会议透露,该区还将携手深圳宝安区、光明区,共建产业协同先行地、科技创新策源地。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将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加速广州高新区与深圳高新区共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进程,联合鹏城实验室等重点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坚,协同建成全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在“双核”主引擎的牵引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也将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更多作为,该区将深化与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战略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度合作先导区。  

  (南方网 吴雨伦 陈思勤 黄于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