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中外先进技术项目汇编 > 创新创业成果项目

广州:迈向创新之城的四项修炼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1-05-19 字体: [大] [中] [小]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擘画了中国创新发展蓝图。作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国居首的省份,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亦明确了目标和路线图,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其中广州承担了多项重点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更需找准问题,才能精准发力。如何将丰厚的科创资源转化为整体竞争优势?如何激活基础研究作为创新源头的作用?如何突破区域内的壁垒,促进湾区整体的科创大循环?……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广州以一系列实招硬招加强自我修炼,打造创新之城未来可期。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俊杰 摄

  只待弯弓射大雕:

  勾勒科技创新轴,优化科创空间布局

  从中新广州知识城至南沙科学城,汇聚广州“一区三城”和核心创新节点,串联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条“弓臂”形状的南北方向轴线愈发清晰。这是广州面向”十四五“举全市之力打造的科技创新轴,轴线上集中了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一把“充满张力的科创之弓”正蓄势待发。

  

  广州科技创新轴如同弯弓的弓臂

  如果解析科技创新轴的主阵地“一区三城”,会发现广州并不缺乏科创资源。

  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仅琶洲核心片区及周边就汇集了9家中央属科研院所,6家省属科研院所,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新知识城则先后引进瑞士龙沙、粤芯、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重大项目165个;广州科学城如今已经建成1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南沙科学城则由广州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建,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上天(空间科技)、入地(地球科学)、下海(国际海洋科学)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中科院大学广州学院、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分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均已落户。

  打造科技创新轴则是广州继续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一步,通过破除配置区域的局限性,以“物理集聚”催生“化学反应”。未来广州科技创新轴将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空间聚合逐步变成创新要素聚合反应。

  城市轴线是城市的“主动脉”,亦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表示,科技创新轴优化了产业和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也体现了广州改革的魄力。

  “这将打通体制机制的壁垒,打通企业间的壁垒,打通行业间的壁垒,将科研、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形成规划合理的产业格局。”他说。

  

  广州琶洲片区航拍。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 摄

  重剑无锋破长空:

  布局高端战略平台体系,提升基础研究硬实力

  科技创新同样有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原则。基础研究往往看似无用,难以迅速转化为经济价值。但世界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都有赖于长年累月的基础研究。“十四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创新发展的定位和要求,广州将聚焦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关键点。”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表示,广州将大手笔地引进大院大所大装置。

  为此,广州正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以呼吸疾病领域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柱,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生物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4个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这些布局均是为了加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科学发现,甚至带动从“1到10”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比如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建设就是为了攻克“高效安全开采模拟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和“载人长周期原位观测研究与可燃冰‘五保’原位取芯采样”两大技术难题,为可燃冰开采的全过程提供长期观测和实时预警等技术支撑。

  

  冷泉大科学装置园区

  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广州也推动科技创新从产业主导模式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产业”的新阶段。如今,广州市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比重达13.9%,创历史新高,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今年3月,广州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科技创新领域新基建政策。广州将改革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探索拓宽科技创新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广州正成为科技工作者心中理想的事业发展地。3月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生物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捷凯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表观遗传方面取得重大基础研究突破,发现了哺乳动物中RNA调控异染色质形成的新机制。80后的陈捷凯是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我感恩在广州的环境中受益,能够潜心学问,得以在细胞和发育、化学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等不同领域都有机会钻研至深,并和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合作,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构成和研究经历对我做出一系列原创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捷凯

  海纳百川据英才:

  探索人才制度改革,建设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广州在人才制度改革方面大胆探索,推进建设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这意味着,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南北两级”都将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事实上,在今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粤大湾区〔2021〕1号”文号正式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南沙就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

  《实施方案》出台前,南沙已经提前谋划提前布局,比如相继举办“链接世界·智汇南沙”人才系列活动、2020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2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人才活动。去年12月,南沙还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集聚国际英才20条措施》,面向全球发布6500余份“招贤令”。 同时还依托南沙海外人才协同创新中心,以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以色列特拉维夫分中心为基点,面向北美、欧洲、亚太地区精准引进国际英才。

  在《实施方案》中,“国际”一词出现达44次之多,其中有诸多突破性的举措:比如境外人员可担任国企等单位的法人、设立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评价鉴定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试点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南沙人才环境将不断跃升。

  

  澳大利亚籍高层次人才EAMES MARK一家三口,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首发仪式上,获发首批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而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的关键词则是“自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明确,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畅通科研人员在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双向流动渠道,破除限制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南北两极”的牵引下,广州的人才发展环境也逐年提升。根据智联招聘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广州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全国第四。目前,在穗工作“两院”院士115人,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颁发人才绿卡7000余张,引进外籍高端人才3234名。

  精诚合作广聚力:

  联结创新链条,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如何迈向高层次协同创新共同体,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必答题。而协同创新有两方面课题需要破解,一是从创新链条出发,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如何各自发挥优势、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二是从区域出发,大湾区各地如何发挥各自科技和产能禀赋,进行创新的协作。

  针对第一个课题,广州正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搭建舞台,既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也让更多科创英雄同场竞技、公平竞争,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根据《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广州面向全国张榜,支持具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或联合体,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并明确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市财政资金支持。拿出真金白银,筑牢创新生态。

  为了实现湾区各地的协同创新,广州还积极和湾区其他城市开展科研合作。去年10月,广州与深圳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科技领域推进广深战略合作第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完成。目前两市正推动广深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科技评审专家库互通。广州也与深圳联合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并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香港分部、深圳分部。同时深圳鹏城实验室也在广州设立了基地。此外,在穗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达10家,数量占全省一半。联合实验室创新科研合作模式,不仅汇聚了初具规模的院士团队,还诞生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合作成果。

  

  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揭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进行公示,广州协同周边城市打造的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三个集群入选,将成为全国重点集群培育对象。这同样展示了广州在强化协同创新方面的成效。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龙锟、方晴(除署名图片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