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浏览模式
长者浏览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207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19-05-29

汤丽君(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制造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困境与建议》(第20192078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4月30日,我局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与您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加强统筹规划,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广州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2018年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于2018年12月29日以穗府办规〔2018〕29号正式印发,计划通过开展六大重点任务、实施五项保障措施,力争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枢纽。二是开展深入调研。与市府研究室联合赴上海、北京等地学习调研先进省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面对面沟通等形式,听取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意见,掌握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

(二)夯实基础,培育主体,打造多主体协同的产业生态。一是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广州)已于2018年底开通,标志广州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将有力带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与企业应用发展。二是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商。引进了树根互联、阿里云、航天云网、寄云、普奥云等约20家国内知名的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发展了中设智控、机智云、裕申、中和、中船互联等多家本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迅速形成了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基础。67家平台商和服务商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数量居全省第一。三是成立市级工业互联网联盟,打造生态平台。成立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广州分联盟,发动平台商、解决方案商、工业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创新中心及新媒体等多类型主体广泛参与,汇聚各方力量协同推动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成立工业互联网企业医院,扎根工业企业身边,以专家坐诊等方式为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发布计划规模百亿级的广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创新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

(三)示范带动,点面结合,引导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创新中心建设。建立了省、市、区、中国信通院四方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产业示范基地规划、推动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标杆示范应用。二是打造一批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推动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资源优化、网络协同和服务延伸等新模式,白云电器、中船工业互联网等4家企业入围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明珞汽车装备等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金发科技、视源电子等6家企业入选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白云电器、华凌制冷、智光电气等6家企业项目入选2018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及培育项目。明珞装备等6家企业项目入选广州开发区(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

(四)优化服务,营造工业互联网发展环境。一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企业上云上平台氛围。支持各区工信部门、三大运营商、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和行业协会举办广州市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上平台系列宣贯会,引导工业企业核心业务系统、生产设备和产品“上云上平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018年共组织了40余场多种类型的企业“上云上平台”宣贯会。二是培育工业互联网供给侧生态体系。组织供给侧企业对接会,邀请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进行对接。在广州开发区召开粤港澳大湾区5G应用创新高峰论坛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推动面向工业APP开发、应用创新竞赛等活动,促进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提高多样化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成功召开广州市工业互联网生态大会。推动工业互联网生态上下游企业的高效协作,促进产业各方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创新发展局面。

(五)强化人才培育,加快引智引技。一是实施聚焦产业发展的“1+4”人才政策。落实《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配套文件(“1+4”人才政策),明确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工业互联网产业在内的重点产业人才作为产业领军人才奖励资助的重点范围。2016-2017年,评拔出包括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领域高在内的创新领军人才39名、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5988名。2018年度该项目已完成评审工作。发放人才绿卡4880张。二是制定高层次人才及广聚英才等系列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市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增强广州对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放宽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的入户条件,大力鼓励和吸引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广州创新创业。四是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人才可以申请认定我市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并可直接申报相应层级的职称。

(六)多措并举,切实推动两化融合本质贯标。一是加强贯标宣传。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与工业互联网政策宣贯、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各类对接活动结合起来,邀请专家讲解政策、分享经验,引导贯标工作深入开展。二是鼓励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在市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中,优先支持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和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积极推荐企业申报国家、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截至2018年12月,全市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达83家,较上一年度翻番;入选国家、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达395家。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编制的《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8)》,广州市位列全国重点城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第一梯队第一名。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夯实基础,优化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环境。实施《广州市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支持运营和建设一批标识解析二级及以下其他服务节点。支持省市共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发展,搭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广州分盟,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医院”,打造服务工业企业的完整生态。

(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平台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加快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开发提供即插即用、低成本、易推广的应用服务。

(三)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支持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海珠琶洲互联网价值创新园、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以及番禺、花都、增城等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基础好、制造业实力强的园区,结合产业特色与基础优势,形成一批以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应用为特色的示范园区,打造一基地多园区”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四)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落实广东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有关扶持政策,推动企业使用公有云平台提供的计算、存储、数据库等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企业核心业务系统、生产设备以及产品“上云上平台”,实现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制造能力精准交易和供应链高效协同。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创新应用,提高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以及数据集成应用能力,开展大数据智能管理,鼓励构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全透明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推广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试点示范及创新应用项目。鼓励开发应用一批基础共性、行业通用、企业专用的多种类型工业APP。

(五)落实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政策。用好各类引才平台,引进工业互联网高水平研究型科学家和具备产业经验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建立工业互联网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逐步构建全日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等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IT(信息技术)、IE(工业工程)、IOT(物联网)和AI(人工智能)等多类学科相结合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支持各类机构采用会议、专题讲座、慕课、微课等方式培训企业人员,共同打造我市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育体系。加强协调、优化服务,保障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在入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更多优惠待遇。

(六)建立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实验室,打造覆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管理平台和系统。推动工业互联网数据接入安全、平台安全、访问安全等相关核心技术发展,支持安全咨询、运维、技术研发等相关服务企业形成产业规模。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软硬件企业在穗落地,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建立本地化服务体系。

(七)深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扩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规模,通过树立行业标杆、转化试点成果,促进“两化”融合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和支持部省市属科研服务机构深度参与试点推广工作,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和测试评估服务。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5月10日

(联系人:严志远,联系电话:83123865,13802968668)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