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214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中小企业处 时间:2022-06-17 字体: [大] [中] [小]

洪芹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培育镶嵌在城乡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第20222149号)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由我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供销总社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办理,并与您在6月7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当前的工作情况

  (一)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施行《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实施营商环境4.0改革,下足绣花功夫推动260项年度任务落地见效。实施开办企业一网通办标准化智能化全覆盖,发放开业“大礼包”68万笔。首创企业“e证通”专属名片,试行“一照通行”,率先打通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1个许可证30个事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跨省通办”,实行“四品一械”行政许可事项审签服务。首创开办企业“5G智慧导办”,创新推行“云勘察”“云审批”多元化便利化服务场景,91项“一件事”主体套餐式许可事项联办,市级申请事项实现100%可网办、100%最多跑一次、98.64%零跑动。打造移动政务总门户“穗好办”APP,服务事项增加至2000多项,办结周期缩短至0-3天的服务事项达99.7%。国家营商环境评估所有18项指标我市均获评标杆,在2021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继续保持领先,13个指标全省最优。在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获企业家最佳口碑城市第三名,在2020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位列全国第四名。

  (二)高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引领区域经济出新出彩

  面向全球引进重大龙头项目,近年引进优质项目近千个,其中500亿级项目6个、百亿级项目超30个。这些龙头项目有力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全链条集聚发展,形成以乐金OLED、华星光电为代表的近200家配套企业集聚成链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5000家医药企业集聚成势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粤芯芯片为代表的近百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小鹏汽车、现代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汽车、电子、能源三大千亿级和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四大500亿级产业集群。实施黄埔数字赋能工程,建设中国工业互联网中心,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全面推进中小企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统筹“3个百亿”中小企业基金,首创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服务超市,集聚资本服务机构超500家。

  (三)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构建多层次梯度培育体系

  构建“小升规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营领军企业+500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多部门联合推进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培育工作,建立500强企业培育名单,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制定《广州市民营领军企业培育管理办法》,遴选认定首批144家民营领军企业。建设大湾区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实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通过八大行动、八项扶持措施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新推荐47家企业成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企业入围重点小巨人支持名单,226家企业入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建立2000多家的小升规培育企业库,安排省、市两级财政资金2.38亿元兑现小升规扶持政策,疫情冲击下新升规企业仍超千家。

  (四)高标准拓展特色载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围绕“主导产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专精特新产业生态支撑”,以“产业载体+龙头引领+企业抱团+平台赋能”推动产业融通发展,打造以广汽本田为龙头链主的“汽车产业自动化平台”,带动瑞立科密、明珞装备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以南方电网为龙头链主的“智慧电网平台”,带动众源科技、中星智能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智慧电网生态;打造以视源电子为龙头链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平台”,带动大彩光电、金众电子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各产业链龙头企业累计带动超1000家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与产业链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合同交易额及投资额超1亿元。

  (五)聚焦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城乡金融服务供给能力。

  一是制定实施广州市《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建设行动方案》和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农村金融专项组工作制度和年度任务清单。在广州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支持银行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补、农村金融服务站建站、政策性农房补贴等农村金融项目。二是完成深化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等相关政策修订完善工作。截至2021年末广州地区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2841亿元,比2021年初增长364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为各类农村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广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六)丰富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支持城乡产业发展。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乡村振兴特色产品,例如广州农商银行开发银农通、金米乡村振兴生猪养殖贷、农耕贷、广州银行开发美丽乡村振兴带、乡村环境改善贷等特色贷款产品。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推广“整村授信”业务模式。三是充分发挥现有金融业务扶持政策机制作用,持续实施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产品稳产保供贷款贴息政策,鼓励引导合作银行机构加大“三农”服务力度。四是大力发展各类涉农保险业务,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气象局联合印发《2021-2023年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实现主要农产品政策保险全覆盖,持续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推进实施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业务,加大对“三农”主体风险保障力度。五是拓宽乡村振兴资金保障渠道,引导市区两级国有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种业基金、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

  (七)保护中小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成立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廉洁与合规管理联合会,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促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强化信用监管服务,推动企业抽查“一年最多查一次”。对2.8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设置“包容审慎监管”标签,实施包容期监管和触发式监管。全面推行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双免清单,已累计发布418项“双免”事项,实现了对主要执法领域的“立体式”覆盖,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超1600宗,责令改正或采取柔性措施1100多宗,减轻处罚228宗。积极推进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实现涉企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力度,共处理专利侵权纠纷1700多宗、查处商标案1200多宗。开展清理规范转供电加价工作,查处转供电违法案件75宗,退还用户电费3058万元。制定出台《广州市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细则》,建立清欠工作台账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和督查制度,21笔2129万元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无争议欠款全部清偿到位。

  (八)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制定《广州市建设民营企业社情民意直通车工作方案》,健全民营企业意见快速处理、及时反馈和服务跟踪机制,形成诉求受理、分派、解决、评估的服务闭环管理模式。组建首批500人的政企联络专员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宣讲、问需、问计、解难、排忧等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在广州12345微信公众号、“穗好办”APP设置“企业诉求”专区,在广州12345小程序设置“营商环境(企业服务)”专区,畅通企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2021年咨询类事项和非咨询类事项平均办理时长分别同比提速44.5%和62.7%。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首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大会、广州市营商环境日、广州市民营企业服务周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实施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培育计划,首次举办亲清政商关系专题研修班,线上+线下举办中小企业巡回课堂培训24场,免费培训近2万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聚焦产业链,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强链补链稳链工作。中小企业是制造业强链补链的重要力量,将进步细化中小企业强链补链稳链行动,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融通创新共铸产业韧性,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

  (二)发挥广州市金融服务政策作用。落实好现有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补贴、农村金融服务站建站补贴、政策性农房保险补贴和涉农企业上市、挂牌、发债补贴等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业务积极性。发挥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推进建立专门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力度。

  (三)构建优质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服务机制。与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合作,进一步优化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培育机制、综合融资服务机制,畅通优质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渠道。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关注优质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功能,引领中小企业群体更好发展。

  (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一张网”。以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形成政府服务企业、企业获取服务的“一张网”高效服务的绿色通道,加快“专精特新10条”政策落地,全年投入2亿元扶持资金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五)构建“国企+专精特新”产业链协同新模式。加强区属国企在专精特新领域的布局,构建“地方国企+专精特新”的产业链协同新模式,推动国企率先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区属国企和园区优先采购区内专精特新企业的产品。

  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17日

  (联系人:吴志,联系电话:1366000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