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铁生(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建议》(第20232172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科技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于3月24日与您电话沟通。经综合相关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制造业数字化的决策部署,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一是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完善。高质量基础网络建设应用成效显著,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约7.64万座(含室外站、室内分布系统和共享站点),5G用户约1400万户。我市在固定宽带接入端口、PON端口等多个指标上排名全省第一,同步推动智慧灯杆试点调整,优化智慧灯杆试点机制,积极探索布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挥“千兆城市”示范,落实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千兆城市评估要求,推动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按需在城市及重点乡镇部署10G-PON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引导开展支持千兆业务的家庭和企业网关(光猫)设备升级。
二是数字化转型供给侧资源加速聚集壮大。近年来,我市陆续引进树根互联、阿里云、航天云网、浪潮云等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培育了致景科技、广州机械院、博依特等一批特色专业型平台。中望龙腾打破我国工业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由国外垄断局面。在中国工业互联网50佳榜单中,广州平台商数量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2位。全国总部位于广州的树根互联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其“根云平台”连续两年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全球知名的高德纳魔力象限,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开展。广大中小企业加速普及低成本、快部署的云化模块工具。从供给端上打造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从需求端上落实“上云上平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截至2022年底,我市“上云”企业超过10万家,“上云”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梯队,规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率达44%,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数量达2850家,推动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二、落实建议的工作措施
你们的建议充分把握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并体现了对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视,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予以充分吸纳。
(一)加快谋划优化顶层设计,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印发实施《广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开展技术创新行动”、“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和“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共15条政策措施。二是全面实施“四化”平台赋能企业提升行动。印发《广州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四化”平台专项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推动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充分发挥平台的“第三方力量”作用赋能产业、服务企业,助力落实工信领域重点工作。
(二)强化公共服务,打造赋能体系。一是建设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积极推动各领域公共算力、算法合作。充分发挥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作用,推动各平台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等服务共享。二是谋划建设广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依托促进中心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广州市推进“四化”转型的公共门户,整合、汇聚全市“四化”生态资源,面向制造业企业提供转型咨询、解决方案、供需对接、场景案例、线上课程等公共服务。三是推进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广州“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设计仿真工业适配验证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
(三)加强数据汇聚,强化应用管理。一是出台《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在数据要素流通、数据资源发展、治理数字化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出台《广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将多项具有广州特色的创新性举措纳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任务,推动制定公共数据管理、公共数据开放、政务数据安全等方面制度。二是建设广州市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三是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组织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普查,摸清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底数。
(四)加强政策支持,构建转型生态。一是强化政府资金支持,2018年以来,安排各级财政资金超15亿元用于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释放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新红利。通过研发补助、技改奖补、人才奖励、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包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自主创新、提质增效。二是发挥广州市属的产业投资促进基金、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作用,支持“四化”平台赋能汽车、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
(五)强化应用牵引,打造转型样板。通过试点形成一批特色化、成效好、可借鉴的数字化转型应用案例,形成多层次“样板间”。小微企业从单一应用模块切入,疏通业务痛点;腰部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组合拳”,在至少一个关键核心业务环节实现数字化集成,打通信息孤岛;龙头骨干企业以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就业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为目标,开展全系统、全流程的集成应用创新,畅通“全身经脉”,全市已有82个企业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发展工程、试点示范等项目。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你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推动广州市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实施平台赋能行动。以“强平台、惠企业”为原则,组织开展新一轮“四化”平台遴选、培育工作,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进一步扩大行业集群范围,覆盖更多的行业中小企业。强化部门联动政策支持,通过市数字产业发展专班协调机制整合资源,为平台服务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政策工具,帮助企业克服难点、打通堵点,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二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依托“链长制”,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引领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通过示范激励、资金引导,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头雁效应,为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输出能力、提供支撑,促进产供销协同、大中小融通发展,促进形成“链式整合、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新格局。
三是深化区域战略合作。瞄准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发挥广州在标识解析体系、数字化转型供给资源等方面优势,通过争取更多省级资金支持,协同大湾区兄弟城市共同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生态,带动全省产业体系建设跨上新台阶,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此复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3月30日
(联系人:周飞,电话:8312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