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广州打造退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超级储能工厂应用示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议》(第2001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广州供电局、广州公交集团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3月24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印发《广州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置体系,推动废旧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建设,畅通回收处置渠道,加快构建源头落实产生者责任,收集转移过程严格监管,加强末端无害化处置”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置体系。推动新建纯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生产项目时,配套建设相应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置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规范有序的废铅蓄电池收集体系和防治环境污染的长效机制。
(二)推动共建共享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点。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布局回收利用产业链。积极推动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导新能源动力电池相关企业设立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重点实验室,布局回收利用产业链。截至目前,我市有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4家(其中3家进入省试点企业名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企业4家(省第一批)。截至2023年3月,已推动广汽集团、东风本田、北汽(广州)、小鹏汽车在全国设立了671个、456个、41个、54个回收点,总计1222个,占全国总数的8.5%(全国1.44万个)。目前,我市共有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282个(梯次利用企业56家),数量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我市动力电池回收网点覆盖了除越秀区外的10个区,基本实现了回收网点的全城覆盖。二是鼓励企业开展跨区域合作。推动广州广汽商贸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与上下游龙头企业合作,布局回收网络及综合利用产业链,建设年产能约2000套梯次电池的电池修复及再生利用项目,并预留年产能2万台/年的场地。推动广州环投集团、广州公交集团及深圳恒创成立合资公司, 在番禺区投资4亿元建设我市首个动力电池再生利用项目,年回收处理能力达1.5万吨,产品用于储能、备能、充换电等领域,促进我市汽车产业强链补链。
(三)推动动力电池相关领域实验室共建。大力推动省、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鼓励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白名单企业共建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广州地区在动力电池相关领域共建成省市重点实验室11家,其中省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动力电池安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省市共建〕、广东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电力系统智能运行与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5家(广州市清洁交通能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清洁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能源材料表面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能源转化与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动力锂电池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四)推动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领域应用示范。一是推动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的产业化应用。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筹广州供电局与相关部门单位加强协同联动,积极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相关技术及不同梯级利用场景的研究和示范。2017年广州供电局在广州从化 110 千伏白兔变电站建设电网侧退役电池梯级利用储能示范工程项目,2018 年在广州南沙建成包含退役电池梯级利用的工业园区微电网项目等。广州供电局在广州已投运电池储能容量为38.65兆瓦/66.4兆瓦时,主要功能是实现用电负荷削峰填谷、提供电力辅助服务。通过对退役电池进行筛选、拆解、重组、测试、集成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并依托示范工程建设,基本解决了电池类型多、一致性差、状态评估难、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二是推动公交集团与光华科技公司在燕岭新能源产业园合作建设储能项目。公交集团计划在市内各充电站、大型用电的站场建设储能设备,并力争电网将此类储能设备纳入电网侧储能范畴,让储能设备可以充分参与削峰填谷和需求侧响应。
(五)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一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增强科技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3万家,与新能源、节能领域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其中包括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企业。二是推动市级行业协创中心建设工作。围绕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等方面推进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指导协创中心,着力解决相关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问题,为电池研发及回收利用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电池制备及材料优化、性能优化、结构优化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支持开展“轻质耐撞性动力电池组系统研究”“面向多层面安全防控的城市电动自行车高性能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基于数据驱动的储能系统电池组高效热管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项目,推动高性能、高安全、绿色环保电池产品开发及应用。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将废旧电池的回收再生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列为重点支持方向,拟立项支持开展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氧化物正极用于制备下一代高比能磷酸盐正极材料的研究与示范应用,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部署,严格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健全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一是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建设。督促我市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企业等电池生产、梯次利用企业加强回收网络建设,加强溯源管理,对生产的动力蓄电池或梯次利用电池产品进行编码标识。督促汽车生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企业在溯源管理平台申请账号,并在平台上传溯源信息。持续加强对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宣传推广。
二是推动共性标准规范研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若干重大科技专项,在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突破制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发展的瓶颈。加强产业协同协作,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积极组织行业企业参展参会,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平台组织的桥梁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合作,开拓市场空间。
三是继续发挥好财政产业发展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鼓励示范应用。鼓励相关企业加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投入,积极转化获得的技术成果,大力推动相关节能环保类投资项目落地建设,完善工业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机制。
感谢人大代表对我市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0日
(联系人:李伯准,联系电话:83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