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设立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基金的建议的提案》(第1031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局、市财政局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并与贵单位联系人在5月17日进行电话交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专项政策
我市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及发展,为引导广州市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市政府16届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八大行动”和“七大措施”,推动广州培育更多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工作目标上“巧育苗”,专注于提升企业数量和质量,推动实施“5125”工程,即到2024年,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在重点任务上“强滴灌”,立足于提供具体方向、鼓励加大研发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自主攻克“卡脖子”难点,开展梯度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三品提升、数字赋能、融资提速、生态优化、营收倍增等八大行动,持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在培育措施上“精施肥”,瞄准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和个性诉求,在资金支持、园区建设、技术改造、用地用房、交通出行等七个领域给予支持。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完善培育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梯度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三品提升、数字赋能、融资提速、生态优化、营收倍增等行动,进一步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优做强。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园区建设、技术改造等七个领域举措,对新认定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 100 万元、20 万元,通过“按比例补助”企业上市、技术改造以及数字化转型费用,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三是落实惠企政策。在每年投入不少于20亿元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专精特新企业等的发展之外,每年安排3亿元左右的资金,三年约9亿元,积极推动奖励、补助、用地保障、优化措施“四到位”,实行一次性奖励资金“免申即享”,优先保障用地、出行需求,购买专业服务为企业“把脉问诊”,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幸福感。
二、加大市本级政府财政资金引导
(一)设立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
2015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向广州基金增资8亿元成立广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2018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起设立受托制政府引导基金;2021年将原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与受托制引导基金合并为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发展基金”)。
2022年,发展基金向子基金新增出资2.63亿元。子基金新增投资项目36个,合计投资金额15.59亿元,其中广州项目13个,合计投资金额7.88亿元。基金成立起至2022年末,发展基金累计出资设立子基金26支,子基金累计实缴95.86亿元,其中发展基金实缴18.77亿元。子基金已投资广州项目61个,合计投资金额52.75亿元。截至2022年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发展基金累计投资云宏信息、超音速、明珞装备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合计投资金额5.38亿元;累计投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7家,合计投资总额27.87亿元。支持的“专精特新”企业覆盖了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新兴领域。
(二)设立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2017年,市发展改革委设立了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子基金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我市重点扶持产业,以促进我市新兴产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引导基金累计投资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广州企业分别为16家和113家,以上129家广州企业共获得23.56亿元的股权投资资金支持,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健康产业、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及信息服务业等领域。
(三)设立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2017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注资广州产投集团(原广州国发),成立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截至2022年末,中小基金通过“子基金+直投”的方式实际投资约5.99亿元,100%完成财政出资任务。子基金投资方面,累计入库子基金管理机构36家,出资设立16支子基金,子基金总规模达29.04亿元,实缴规模约28.5亿元,中小基金占5.58亿元,约4.1倍撬动社会资本;中小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54个(含广州项目83个),市级投资额超25.48亿元,广州地区中小微企业实际受惠约11.16亿元,总体返投比例达2倍。
(四)加大财政资金直接扶持
近年来市本级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每年投入科技创新、工业和信息化、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超过 80 亿元,通过补助、奖励、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支持包括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创新发展。并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促进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题,2022 年投入资金3亿元:一方面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对高成长的中小微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予以贴息,对中小微企业担保费、融资租赁费等予以补助,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对小升规企业予以奖励,支持中小企业提质增效。
三、强化专精特新企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一)打通政企信息沟通绿色通道
坚持实施市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组织召开3场市领导与民营企业恳谈会,已解决企业诉求45条,每月督促责任部门和责任处室报送工作台账,推进企业诉求解决。统筹推进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梳理推荐新一轮102家民营企业,统筹兼顾传统经济贡献大企业和新兴高成长中小企业,实现政商沟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企业服务行动年”活动,实地走访服务企业2024家次,协调推进解决企业诉求5批次960项,推进率99%。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服务机制,成立市、区政企沟通服务中心5家,开展恳谈日、读懂日、惠企日、伙伴日活动34场,线上线下27000家民营企业参与。每年坚持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周活动,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引培、用地用房、开拓市场、公平竞争、融资支持、减税降费等主题开展政策宣讲、现场办公和资源对接等专项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二)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站等平台建设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发展,目前全市已认定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1个,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3个,居全省之首。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并在中小企业集聚区、重点行业协会建设159个中小企业服务站,形成完善的“市、区、园区”三级服务网络,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探索建立“4+4+2”巡回课堂新模式,总结多年来中小企业巡回课堂经验,精准匹配中小企业需求,联动政府部门、服务站、服务机构、中小企业4个主体,结合“1课堂”、“1对接”、“1座谈”、“1走访”4种形式,紧扣“专精特新”、“四化平台”2个政策热点,探索开展巡回课堂培训和服务新模式。同时,深入实施强企增效工作。积极协调各区工信部门、有关企业配合服务商开展强企增效工作,找出企业的短板或薄弱环节,进行改造提升,对参与项目企业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广州市中小企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可复制模式。
(三)组建成立广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
2022年4月初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起在全省率先设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搭建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服务机构等参与的服务平台。促进会开发了官网及公众号推广平台,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基本管理制度体系及宣传渠道。同时,为搭建行业沟通合作桥梁,促进会常态化组织会员单位实地调研走访,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活动。今年促进会重点围绕“积极宣贯专精特新扶持政策,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了“小巨人”赋能发展大会,“进阶小巨人”企业培育项目、“小巨人”申报专场答疑等大型活动,面向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展开政策赋能及落地服务工作,其中小巨人赋能发展大会组织了50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参会,进阶小巨人项目全市共计1500余家企业参与,完成覆盖近100家省专企业的一对一辅导交流。此外,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促进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广州赛宝认证、中创盈科集团等联合发起合作共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广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将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着重培养专精特新企业所需产业人才。
四、着力缓解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问题
一是构建“政府+银行”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2022年普惠机制额度由每年2亿元提高至10亿元,普惠机制下合作银行实际放款1122亿元,惠及小微企业主体14万余户。二是设立广州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30家应急转贷机制合作银行及合作机构2022年累计撮合转贷资金163.21亿元,转贷融资成本比市场平均水平降低了近3/4。三是推进粤信融、中小融、信易贷等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推广应用,2022年三个平台在广州地区累计分别放款840.63亿元、3392.72亿元、16.36亿元。四是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平台,2016年由市财政出资5亿元,广州金控出资10亿元共同设立一家专门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业务的再担保机构——广州市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通过省市共建中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完善广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2022年广州再担保新增担保业务规模63.79亿元,年末融资担保放大倍数4.36。全年新增融资担保业务规模57.52亿元,扶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占比91.02%,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占比82.02%,不断提升“支小支农”服务水平,扩大担保覆盖面。先后共成立的5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11家国有控股融资担保公司共同构建起了多层次、全覆盖、有差异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五是设立全国最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累计为10598家企业提供贷款授信1168.26亿元,发放贷款727.26亿元。六是与建行、招行、广州农商银行等银行机构开展政银合作,给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00亿元专项融资额度。七是举办专精特新企业资本规划培训营,组织50 家年营业收入超3000万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参加,加快企业首发上市进程,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落实三年行动方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会同各单位积极落实《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文件要求,发挥我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实施数字化转型,统筹财政资源,完善服务体系,从认定奖励、用地、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相关企业支持力度。
(二)做好暖企服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创新服务举措,强化沟通交流,积极靠前帮办,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和项目的协调解决力度,及时向企业宣贯国家、省和我市的惠企政策,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我市工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我市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能效,聚集一批优质的金融、法律、检测等服务机构,积极服务我市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与各类服务机构合作推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服务产品,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涉企政策精准推送服务,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帮助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堵点难点,不断推动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5月17日
(联系人:张良,联系电话:8312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