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的提案》(第2148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及可操作性,对于促进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具有重要建设性的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该提案纳入市政协2023年重点提案,由市委书记郭永航同志督办、市政协主席李贻伟同志和市政协党组成员周亚伟同志配合督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商联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办理工作方案并报市领导同意,成立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小组,积极推动办理工作。12月27日,受市领导委托,市政协经济委陈浩钿主任带队,相关单位以及民营企业负责人一同前往白云电气集团、广州民营科技园进行了现场走访调研,并围绕提案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安排部署,持续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市95%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50%左右的进出口、40%左右的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均由民营企业贡献,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
一、落实提案建议的有关措施
(一)关于“建立动态调整的民营企业“白名单”机制”的建议
1.研究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加快建立本地优质存量合规民营企业白名单,将信用情况良好、信用风险较低的重点行业优质企业纳入“白名单”,予以容缺受理、优先办理等便利措施。健全和强化民营企业服务机制,畅通涉企事务受理渠道,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跟踪督办回访和违法惩戒闭环制度。
2.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工作,印发《广州市重点领域优化提升方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开展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技术攻关专题,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围绕产业需求,提出并组织实施项目20项,支持民营企业承担或参与项目。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递补支持专题,鼓励在穗企业和医疗机构积极承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我市民营企业在手机射频器件、核心工业软件、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芯片、新型显示、深海空天、精密仪器等方面突破“卡脖子”问题,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3.加快推动《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立法进程,通过地方性法规为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打造公平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夯实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出台《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瞄准企业融资、市场机会、转型升级等问题,提出20条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二)关于“在权威官方网站建立基层执法包容审慎督管正面案例库”的建议
1.落实省司法厅健全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有关要求,形成“省级为主,市级补充”的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推行机制。全市多数行政执法部门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直接适用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公布的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2023年2月,我市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的通知》,从加快推进清单制定公布、推动清单汇编、规范清单管理、强化案例指导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的落实落地。市司法局对今年以来各部门市级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进行了汇编,并在市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
2.推动执法部门公布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案例,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港务局、市气象局等市级行政执法部门以及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等区根据我市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的有关要求,在相关网站公示了本部门、本区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案例。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首届“法治获得感十佳案例”评选,从社会治理创新、行政执法、行政调解等方面评选出10个优秀案例,并在官网公布。
3.探索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合规体系建设,市工商联持续完善与公检法等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强化与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廉洁与合规管理联合会联动,联合推进广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大力引导民营企业“事前合规”,截至目前,已对34起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启动第三方机制,涉案金额超20亿,有23家涉案企业已完成合规整改,18家企业由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5家企业正由办案检察机关进行合规有效性审查,暂无涉案企业被起诉,国家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管委会巡回检查调研组给予高度赞赏和认可。
(三)“建立重点企业反映问题办理情况‘回头看’督查机制”的建议
1.建立惠企服务平台,精心打造广州市企业服务总门户——“穗好办@企”平台,并于2023年7月6日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超10000项政务服务事项,400多款金融产品,2000多家人力资源机构,截至12月下旬,平台浏览量达160多万人次。组建企业服务专业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共为1400多家企业提供政务事项咨询服务,市政务、工商联、税务、海关等多个涉企部门联合开展企业服务及平台建设工作。
2.依托广州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穗好办@企”平台,构建市区两级联动的一体化诉求响应工作体系,及时掌握重点企业诉求办理回应情况。推进诉求服务流程标准化,建立企业诉求工单流转处理机制,按照企业诉求类别转办给相关部门办理回应,明确办结时限,做好跟踪督办工作。全程跟踪督办及回访考评,对重点企业诉求办理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定期考核各有关部门办理情况,征求企业满意度评价。建立“纾难解困”工作机制,实现一般问题 12345 热线直接解答,专业复杂事项转至有关部门牵头限时办结,市工信部门统筹协调疑难复杂问题。建立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热线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难点问题,制定疑难复杂热线事项的处理原则。
3.大力推行政策兑现,全面梳理政策兑现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逐项明确办事要素,实现对政策兑现事项的标准化、清单化管理。实行一站式展示,针对政策兑现事项实施层级复杂、申报周期不同等特点优化市事项系统功能配置,满足不同层级部门创建录入事项需求,依托全市统一管理平台和广东政务服务网,统一对外展示政策兑现事项。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电子证照等建设成果,将发放准则与企业或群众信息精准比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名单,并自动推送短信至目标对象,企业群众“免申即享”。截至2023年12月中旬,全市超1900项政策兑现事项纳入统一管理并对外发布,累计发布75项“免申即享”事项;市政务大厅和11个区政务大厅共开设63个政策兑现综合受理窗口,累计受理业务量超64万件,涉及金额超260亿元。
4.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全市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通过现场窗口受理及采取 12345 热线工单受理的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四)关于“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宣传本土优秀企业”的建议
1.加强优秀民营企业选树宣传,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组织筛选一批经实践检验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报送国家有关部委,强化我市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策划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转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优秀案例。支持新闻媒体开展民营经济公益宣传,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市委统战部谋划开展广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暨光彩事业贡献奖评选表彰,对在建设广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和个人,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予以表彰,每五年组织一次评选表彰活动。
2.面向民营企业引进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及产业领军人才。一是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系统梳理全市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广聚英才”人才工程,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其中,民营企业中的高层次人才均可以申报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等项目。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面向包含民营经济各类市场主体在内的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认定项目,给予高层次人才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待遇,累计评定高层次人才1700余人,其中40%为企业人才,大部分为民营企业人才。三是加大人才服务保障力度,优化实施人才绿卡制度,截至目前,共发放人才绿卡1.4万张。四是面向符合条件的境外人才提供税收优惠,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制定《广州市关于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办法》,明确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制定《广州市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舆情处置部门联动工作方案》,健全和完善舆情信息研判机制,明确舆情处置流程和人员职责,确保政策顺利兑现。
3.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开展新锐企业培优计划,面向广州企业或计划迁入广州企业,分5个重点产业类别遴选100家最具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结合链长制工作,发挥国有和民营龙头“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助力新锐企业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助力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能力、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产业生态构建能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和“专精特新”扶优计划。
(五)关于“加大‘广州营商环境日’宣传力度”的建议
1.办好中小微企业服务日、民营企业服务周、“恳谈日”“读懂日”“惠企日”“伙伴日”等活动,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舆论氛围。如在民营服务周期间,在广州日报策划整版的民营企业服务周专项宣传,包括《创业创新 锐意致远——2023年广州民营企业服务周开启》《广州民营企业服务周开启——首届广州百家新锐企业出炉》等宣传文稿,并正式发布首届广州百家新锐企业名单,切实提升民营企业服务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良好宣传效应。
2.加强“广州营商环境日”宣传,提升活动影响力和服务成效。从2020年起,将每年11月的第一周设为“民营企业服务周”,市委、市政协相关部门和社会专业机构,为广大民营企业开展“送温暖、送政策、解难题”等援企暖企助企活动。在《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草案)》中设置“广州民营经济服务周”相关条款,明确“在每年11月第一周为广州民营经济服务周,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举办宣传、服务等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监管长效机制,通过有温度的监管执法,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是着力梯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构建以“链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大“小升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稳步提升。强化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引领和荣誉激励,宣传推广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优秀企业和成功案例。
三是着力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围绕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订单需求,组织“广聚群链 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对接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商会联盟协会等第三方平台机构的专业化力量,常态化开展项目对接、技术交流、金融合作、人才招引、要素流动等工作,提高民营经济组织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
四是着力强化民营企业人才引育。大力推进“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对接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市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在民营经济领域大力引进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强人才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完善人才绿卡制度,优化提升人才安居保障。
五是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创新提质。深入实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支持民营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及直投基金作用,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发起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设立独立注册的共性研发平台。深入实施“四化”平台赋能企业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培育创新型、基础型、服务型三类平台,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
六是着力优化民营企业服务保障。落实好市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坚持“沉下去”开展企业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困难,确保每个专题取得实效。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常态化推动干部驻企服务,跟踪督办企业诉求,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