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102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信息技术发展处 时间:2024-08-20 字体: [大] [中] [小]

熊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广州民营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提案》(第2102号)建议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分别在7月26日和7月29日进行了电话和线上沟通,经综合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情况

  (一)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企业转型。为深入实施“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坚持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精细化扶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供给端和应用端双向发展。陆续出台实施《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四化”平台赋能企业实施方案》《广州市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广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广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广州市支持特色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释放政策红利,绘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蓝图”。

  (二)夯实基础设施,支撑企业转型。高质量基础网络建设应用成效显著。拥有5G基站超9.8万座,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76.3%,获评国家首批规模化部署5G商用试点城市和首批“千兆城市”;建有广东唯一的IPv4域名根(镜像)服务器和华南唯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全球25台),广州超算中心在世界超算500强排行榜中位列前十,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获批建设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三)培育平台资源,赋能企业转型。建成华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成功打造3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5个国家级专业特色平台,形成以希音、赛意信息、树根互联、致景科技、广东亿迅等龙头上市企业和行业独角兽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商集群,中望龙腾成为中国最大的CAD平台软件供应商,推动核心软件攻关,国产化设备和软件规模化应用,建成国内首个工业软件开放创新平台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

  (四)实施企业转型,打造应用标杆。一是聚焦智能制造。开展工信部2023年智能制造示范行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等专项工作。推动达意隆、因湃科技、广合科技等7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芬尼克兹、广日电梯等17家企业(含央企在穗企业)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全市共100多个企业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发展工程、试点示范等,我市对有关项目和场景给予了财政资金奖励支持。二是积极培育灯塔工厂。目前,广州已培育3家(宝洁广州黄埔工厂、美的空调广州南沙工厂和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灯塔工厂,数量位居广东省(8座)第一,在全国各大城市居于前列。其中,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成为全球唯一一座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

  二、落实建议的工作措施

  您的建议充分把握了民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对制造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视,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予以充分吸纳。

  (一)加强宣传和激励,增强转型意识。我局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政策宣传引导,结合各种形式和平台渠道宣传推广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成效,积极推动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对接,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一是开展“四化”平台赋能企业专项行动,2023年全年组织“四化”政策宣贯培训活动超25场,通过“政府讲政策、智库讲方法、企业讲案例”,累计向超1500家企业宣传“四化”平台赋能专项行动实施路径、支持政策等,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参与度。2024年发布“四化”改造项目入库申报指南后,于今年4月面向企业组织召开了“四化”改造项目入库申报指南宣讲会,解读政策及申报指南。二是大力推动“四化”促进中心建设,将以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线下公共服务基地的方式,展示推广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需求收集、案例匹配、评估诊断、人才培训、供需对接、金融支持等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三是开展“广聚群链 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推动“链主”企业与“链上企业”开展供需对接、适配采购、场景应用,促成现场签订近百项合作协议。四是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倍增行动。通过国家级新型技术改造试点行动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围绕国家级开发区,以园区和集群为主体的产业组织形态,建设一批创新载体,基于平台为园区及集群内企业转型提供评估、诊断、咨询、培训服务,着力推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培育产业集群新竞争力,同时通过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链式数字化转型,打造“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带动更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二)加强示范和支持,降低探索成本。通过多轮调研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难题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在行业数字化转型问题、资金短缺、缺乏人才等方面。为此,我局充分发挥政策文件引领作用,联合国家级科研机构、服务商、企业等多方力量,打出“服务+金融+人才”的组合拳。

  在常态化跟踪服务方面。一是持续强化暖企服务,做好企业的贴心人暖心人。做好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企业的针对性调研,扎实推进困难诉求的解决。二是依托“链长制”,通过示范激励和资金引导,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头雁效应,推动树根互联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打造了20个产业链平台,搭建起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和产业金融的创新链,带动一大批上中下游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三是在政府推动下,由国家级智库单位、运营商、平台服务商等10家单位发起成立广州市制造业“四化”促进联盟,形成了政府指导、智库+平台共同促进的“四化”平台赋能转型体系。

  在融资支持方面。一是持续发挥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延续实施普惠机制年度资金补偿总额提高至不超过10亿元有关安排,持续发挥普惠机制作用。截至2024年4月末,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30家合作银行机构实际投放贷款2361.2亿元,实际投放超过74.4万笔,共惠及企业20.6万余户,户均114.1万元,在提高金融机构风险保障同时,降低融资成本。二是积极落实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贴息政策。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2023年广东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贴息工作指引》,通过召开银行机构会议、转发贴息工作指引及热点问答至银行机构等方式,落实好发挥好贴息政策,组织本辖区贷款银行贴息信息进行复核等工作,实现广州市有211家企业获得贷款贴息政策的支持,共获得贴息补助547万元,实现授信金额约17.8亿元,支持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发挥“粤信融”“中小融”“信易贷”等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作用,截至2024年3月末,“信易贷”平台广州站上线金融产品207个,累计放款金额2168.85亿元;“中小融”平台广州地区共57家银行机构上线116款产品,累计为656家中小微企业放款31.29亿元;截至2月末,“粤信融”平台广州地区注册中小微企业约23.47万家,上线232款信贷产品,累计撮合融资43.49万笔,放款金额1763.85亿元。四是通过广州市制造业“四化”促进联盟,大力建设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发挥广州金服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优势,积极入驻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针对企业的诊断分析遴选出一批重点支持的“四化”企业,推动银行加大对“四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打造“四化贷”专属产品,同时设立线下金融服务点,整合金融资源、金融政策、金融产品等,线上利用“穗智转”公共平台打造金融专区,为企业提供在股权融资、“四化贷”产品、转续贷业务、信贷产品匹配等的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畅通投融资渠道,助力“四化”转型企业获得便捷的线上化金融咨询及服务支持。

  在人才支持方面。一是在2016年4月以来,我市着眼于满足非广州户籍人才在穗子女入学、购车、购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解决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问题,在全国一线城市率先实行了人才绿卡制度。2023年6月,我市印发了新的《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实施办法》。截至2024年2月,累计发放人才绿卡14778张,含主卡11947张,副卡2109张。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由市人社局会同市公安部门修订印发《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市入户要求和申报审核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和优化办理流程,精准放宽学历人才的社保年限要求,将学历类的人才社保要求从6个月降低到1个月。

  (三)加强培育和赋能,集聚协同发展。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局聚力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双向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供给端和应用端的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打造以平台培育和企业赋能为主要任务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路线。

  在构建双线培育体系方面。一是积极培育试点示范,培育了3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赛意信息、亿迅科技)、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48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入选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涵盖网络、平台、安全三大要素,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赋能的数字化转型供给资源体系逐步建成。二是打造以广汽本田为龙头链主的“汽车产业自动化平台”,带动瑞立科密、明珞装备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以南方电网为龙头链主的“智慧电网平台”、带动众源科技、中星智能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智慧电网生态;打造以视源电子为龙头链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平台”,带动大彩光电、金众电子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各产业链龙头企业累计带动超1000家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与产业链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合同交易额及投资额超1亿元。

  在实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计划方面。一是依托“四化”平台赋能专项行动,在国内率先探索企业转型“诊断+治疗”模式,建立“四化”平台“征集-遴选-推广-评价”工作体系,已面向全国遴选并公布三批共122家“四化”赋能重点平台,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工业绿色化服务平台等4大类。形成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全链条,“评估、规划、实施、优化”全流程的专业“资源池”。遴选出工信部电子五所等5家国家级智库机构作为2023年评估诊断机构,已免费为333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四化”评估诊断服务,对我市企业“四化”发展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并有效引导企业开展“四化”改造。计划在2024年打造一批“四化”改造标杆项目,在企业中应用推广,并在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进行“四化”成果展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鼓励中小企业“看样学样”。二是利用中小企业试点城市工作,遴选出符合条件的服务商和龙头企业作为“链主”企业,利用资金扶持的方式鼓励服务商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和产品,面向中小企业进行推广应用,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率。支持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商业订单为重要牵引,开放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推动供应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高效协同、安全可控的新型供应链体系。三是继续加大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支持力度。通过“四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四化”平台能力建设,鼓励“四化”平台技术革新,能力提升,完善行业“四化”共性解决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平台将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已累计向广州盛原成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兑现1200万元奖励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力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一)加强宣传推广,建设服务体系。一是以“四化”赋能专项行动为抓手,继续推进“四化”评估诊断,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四化”方面的短板和弱项,增强数字化转型意识。打造一批“四化”改造项目标杆,在企业中应用推广。二是继续推进“四化”促进中心建设,以“线上+线下”的模式运营促进中心,打造成我市推进“四化”转型的公共门户,整合、汇聚全市“四化”生态资源,构建供需对接、资源融通、标准推广和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面向企业提供转型咨询、解决方案、供需对接、场景案例、线上培训等服务,面向平台提供生态对接合作、行业应用适配验证、解决方案推广、质量检测与安全保障等服务。

  (二)加强服务支持,推动企业转型。一是通过“四化”赋能专项行动打造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评估诊断、供需对接、需求匹配等跟踪服务,鼓励企业委托有“四化”综合规划管理能力的机构开展“四化”改造项目实施全流程把控等工作。二是深化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遴选龙头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分别以供应链模式和产业链模式组建“1+1+N”的产业生态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和平台服务商提供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问题解决方案,提供链式数字化转型整体服务支持。三是继续完善“普惠机制+”体系构建普惠金融“政策工具箱”,加强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推广,大力推进我市数字金融生态圈建设,以创新打造广州数字金融发展名片,持续实施产融对接“金桥工程”,同时在“四化”促进中心上线产业金融服务,做好金融支持民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四是继续做好人才绿卡发放工作,完善人才支持政策,做好人才管理、支持工作。

  (三)做好平台培育、促进企业转型。一是加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培育力度,培育更多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等优质平台服务商,优化完善“四化”赋能重点平台的入库、评价机制。二是继续实施“四化”赋能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四化”改造项目标杆,通过“四化”促进中心进行应用推广,带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实施改造。三是实施国家级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通过实施新型技术改造,加快培育我市新质生产力,依托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智能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汽车、高端装备等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基础,聚焦汽车制造业、装备工业、电子产品制造业三大重点行业开展,打造一批“点”“线”“面”重大示范项目。四是统筹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推动不少于350家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和机器人、时尚美妆、定制家居服装箱包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改造完成后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遴选培育一批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商,打造不少于200个“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推选不少于20个“转型成效好、示范带动强、对外赋能优”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标杆案例。  

  感谢您对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达。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20日

  (联系人:王军,联系电话:020-8312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