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长者易用专区 > 纾困减负

广州纾困减负政策发力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信息来源:中国改革报广东记者站 时间:2021-11-01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改革报广东记者站11月1日讯(记者 马国钧 通讯员 穗发宣)今年以来,广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针对5月广州市出现本土疫情,及时出台实施“纾困9条”“双统筹46条”等政策措施,累计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超316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显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运行稳

  从宏观经济指标看,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29.12亿元,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9.8%)、全省(9.7%);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5.2%)、全省(5.1%)平均水平。从实物量指标看,全社会用电量8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其中工业、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9.9%、12.4%;货运量7.15亿吨,同比增长10.7%,其中广州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7.4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1%。从就业物价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8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2.9%,城镇登记失业率2.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8%,其中猪肉下降23.9%,降幅比1-8月扩大1.8个百分点。

  韧性好

  工业结构有所优化。印发《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以市领导为“链长”和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双链式“链长制”,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1%,增速比工业平均水平高17.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8.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141.4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0.7%,比2020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一是推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获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城市”,加快建设车联网先导区及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自动驾驶创造“十项全国第一”,广汽丰田四线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78.2%。二是培育壮大新型显示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推动乐金OLED、超视堺、粤芯、维信诺模组等项目加快释放产能,加快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新的产业集群优势正在加快形成,有力带动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8.2%。三是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研究制定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节点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基础研究平台,康方生物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百济神州加快产能爬坡,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2.7%,两年平均增长16.2%。四是加快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立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推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产值增长18.5%。五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电气机械、金属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产值分别较快增长11.7%、25.5%、31.6%。六是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聚焦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家居用品等产业,形成“1+2+N” 集群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都市消费工业产业集群,其中家具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7.5%,两年平均增长8.5%。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3%。一是做大做强信息服务业。举全市之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进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引进建设开放软件平台和应用示范场景,加大对软件首版次应用的政策支持,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错月统计)1-8月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16%。二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出台《关于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简称“金融纾困19条”),推广运用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转贷服务机制,引导广州地区银行机构采用无还本续贷、还旧借新等方式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进行延期,截至9月末,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合作银行已实际放款426亿元,支持小微企业6.4万户,户均贷款金额56.5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83%。广州信易贷平台探索广州特色“信用+科技+普惠金融”创新应用,以信用撬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末,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372家,注册企业45.52万家,促成融资授信金额超5450.56亿元,累计放款超26万笔共约3128.92亿元。截至9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2.4%、12.9%,贷款增速居北上广深津渝第一位,其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长12.3%、17.1%。三是多措并举重启线下会展。出台“会展20条”,持续扩大品牌展会规模和影响力,前三季度全市重点场馆举办展览269场,展览面积473.59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77.3%,其中规模超10万平方米的展览7场。四是推动文旅业加快恢复。设立“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下达约1.24亿元扶持资金对重大文旅项目、全域旅游发展、广州文旅特色品牌等方面予以扶持,以发放接待游客来穗旅游奖励的方式支持旅行社企业发展。1-9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0.99亿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63.85亿元,同比增长13.8%。

  质效优

  “纾困9条”“双统筹46条”等政策措施实施以来,通过“减、缓、免、返”等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超316亿元。

  从企业效益看,1-8月,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7%、67.6%。9月,样本制造企业综合产能利用率77.9%,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9个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小微型企业、民营企业表现较好,工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6.5%、13.5%,分别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9.5%)7个和4个百分点。

  从财税收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5.9%。支柱税源较快增长,汽车制造、批发零售、金融业分别增长12.7%、11.5%、7.0%;新兴税源高速增长,医药制造业增长35.2%,比2019年增长31.8%,两年平均增长14.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6.1%,比2019年增长45.1%,两年平均增长20.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6.2%,比2019年增长40.3%,两年平均增长18.4%。

  从居民收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08元,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7.8%,两年平均增速比全国(6.1%)、全省(7.2%)分别高1.7个、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6元,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9.4%,两年平均增速比全国(8.7%)、全省(8.8%)分别高0.7个、0.6个百分点。

  活力强

  消费市场持续复苏。以获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契机,着力实施“尚品”“提质”“强能”“通达”“美誉”五大工程。抓住暑假、七夕、中秋等节点,“以节兴市”,成功举办“暑期欢乐购 补贴送不停”—广州暑期惠民补贴促销活动、第二届直播电商节、广州国际购物节及第七届海丝博览会等,大力推动消费提质增容。抓实抓细新能源汽车“免限购”、综合性补贴、车辆购置税优惠等各项政策措施,积极落实《广东省2021年关于汽车以旧换新相关政策》,1-9月全市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7%。联合广东银联和银行机构举办“食惠广州,赏味盛夏”暑期餐饮消费促进月活动,带动23.8万人次消费1.1亿元。推动重点商圈品质提升,加快广州北站免税商业综合体等时尚载体建设,优化提升一批网红打卡地、休闲消费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批零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住宿餐饮企业网上餐费收入分别增长11.3%、40.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1.1%、35.1%。

  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6.3%,其中出口增长20.5%,进口增长10.7%,进出口、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一是用足用好全国首个RCEP 跨境电商专项政策。印发《广州市把握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跨境电商企业自建海外独立站给予资金支持,带动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27.6%,其中跨境电商出口大幅增长318.7%。二是加大对中欧班列的支持力度。大湾区至东盟国际货运班列、华南地区直达乌克兰中欧班列相继首发,1-9月我市中欧班列已开行117列,同比增长48.1%,货值高达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倍。三是推动市场采购与专业批发市场和贸易平台深度融合,认定流花服装批发市场为第三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专业批发市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增“花都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声频电子)”,总数达8个,数量全省第一。

  市场主体较快增长。持续深化营商环境4.0改革,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加快实现。前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52.44万户,其中企业34.81万户,分别增长36.7%和22.7%,市场主体增量一线城市最多;新注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企业5.29万户、6.44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71.3%、107.5%;分行业看,全市18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保持正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分别较快增长191.8%、131.9%。

  后劲足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8%,两年平均增长12.8%,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比增速高于全国(7.3%)、全省(9.8%)。一是大力实施市重点项目“攻城拔寨”,紧盯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报批、施工许可办理等关键环节,加强专项调度,中国铁建华南区域总部等项目开工建设;华星光电T9、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广汽丰田五线等项目加快推进,小鹏汽车生产车间封顶。前三季度1540个“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443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8%,超过时序进度13个百分点。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推进产业招商“导流”计划和目标投资者“滴灌”计划,构建重大产业项目3+X招商服务新机制,高规格举办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第二届广州韩资企业投资营商环境交流、日本生物医药企业对接座谈会等活动,一批产业项目持续落地并加快建设。过去3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8.5%,今年前三季度增长10.2%,全年有望超千亿元;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4.8%;民间投资增长37.7%,两年平均增长15.6%,其中民间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85.7%、82.3%。三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今年以来我市获批新增专项债券额度606亿元,占全省比重16.4%,获批额度全省最高,也是历年来最高;截至9月底已发行4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