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4月24日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医药工业和数智化技术结合,将带来哪些改变?
1、问:这次发布的《实施方案》,为我国医药工业未来的发展定的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7年,我国将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制修订30项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标准,在智能制药设备、检测仪器和制药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推广100款以上高性能产品。此外,我国将打造100个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建设50家以上具有引领性的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还将建设10个以上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
到2030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问:有了数智化技术的加持,医药工业将发生什么变化?
答: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注册上市等多个步骤,花费时间可能需要一二十年之久,而有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药物研发周期可以缩短近40%。
医药工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后:在研发环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药物靶点发现、化合物虚拟筛选等方式,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在生产环节,可以依托数字化车间,实现工艺参数实时调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药品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在流通环节,可以借助智能物流与区块链追溯系统,实现药品流通全链条的透明追踪与精准管理。这些突破都将推动我国医药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