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广州现有的数字信息基础大致包括哪些方面(平台、产业、科研等等)?在数字信息领域,广州在全国城市中具有哪些优势和特色?”
广州是中国软件名城,数字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家软件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广东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广州主园区等多个国家授予的名号,本土还拥有一批发展迅速的大数据企业等。在信息基础方面,广州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一是信息基础设施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先后荣获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第二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应用评估创新奖、全国重点城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第一名等称号。全市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0.9%,宽带网络投诉100%解决,建成首个国家广电标准(AVS2)应用示范社区、18个4K电视网络应用示范社区、4.8万个5G基站(含室外站点、室内分布系统和共享站点),5G用户超640万户。智慧城市建设领先,广州获“2019亚太区领军智慧城市”和“2019中国领军智慧城市”。二是数字化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广州建设了华南唯一、全球25台之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为互联网用户提供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好地本地化解析服务。已投产在用的数据中心数量有65个,在用机架规模为14.1万个标准机架,在用机架规模约占全国的4.7%左右。2018年落户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接入二级节点23个、标识注册量和累计解析量均居全国五个顶级节点首位。三是信息领域配套具有优势。全市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基本形成,建成充电桩约3.8万台,充电总功率近150万千瓦。同时集聚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高等院校,以及超过80家国际级实验室和技术中心,是华南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在创新创业环境、人才储备、信息基础设施、城市配套服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2、关于“成为信息枢纽,需要较强的集聚辐射能力。广州数字信息产业怎样发挥集聚辐射效应?(例如,如何利用龙头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等等)”
近年来,为做大做强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广州主要抓六方面工作:一是强基础。加强工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5G等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应用部署,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建设。二是重研发。支持智能制造企业强化智能传感器、控制器、工控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工业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研发。三是推平台。支持建设跨行业、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重点深化汽车制造、智能家居等优势产业应用。四是培育新模式。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众创众包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发展。五是培育解决方案商。推动供给能力提升,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提供低成本、高集成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加快转型步伐。六是挖掘工业大数据应用价值潜力。引导工业企业与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促进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融合集成,开发工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提升工业大数据利用价值,促进身缠制造提质增效。
目前,在信息产业,广州创建了国家首个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挂牌通用软硬件适配测试中心,成立广州“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加快推进5G应用培育,推动全市新型显示产业形成从玻璃基板、偏光片、板卡、显示模组、整机的完整产业链,软件产业形成“基础操作系统-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运维-互联网在线服务-信息安全-嵌入式应用-软件检测认证”的完整产业链条,网络游戏产业形成成熟的游戏研发—运营—推广—支撑的产业链条,培育200余项5G应用项目,57项被列入省首批融合应用示范清单。2020年1-9月,全市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实现营收3595亿元,同比增长12%;全市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1879亿元。
未来,广州将依托良好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开放的消费市场、广泛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融合发展为特色,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发展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造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的“全球数产融合发展标杆城市”。到2025年,全面建成“两城两都一高地”(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
发展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软件和信创、工业互联网、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数字创意(含电竞产业)、人工智能(含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环保)、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和电商、5G和卫星通信、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10大领域,以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打造全市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核心区,作为引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3、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的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惠及周边城市?
在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广州有非常好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科技人才基础好,制造业基础非常好;而周边城市比如深圳有非常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在对外开放、交通往来、科创产业等方面非常有竞争力。如何充分释放广州之“广”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一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广州是中国三大通信枢纽、互联网交换中心和互联网三大国际出口之一的国际通信网络优势,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数字新基建合作,联合打造世界级5G产业创新高地和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等。另一方面,作为全国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之一,广州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唯一一个拥有顶级节点的城市,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工业互联网先行优势,为大湾区以及全国各城市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开发等提供宝贵的经验与示范标杆。
4、关于“广州打造的数字港,怎样与空港、海港、铁路港等实体基建开展联动?”
目前,广州正在积极推动机场、码头和火车站场的5G网络覆盖,夯实各类智慧应用基础。其中,广州港5G智慧港口项目通过在南沙港四期建设5G专网,支撑打造IGV导航定位及数据通信,5G+IGV远程控制,5G+岸桥、轨道吊、固定吊远程智能控制,5G+智能人员定位,5G+移动终端通信,5G+智能理货等6个5G应用场景,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港口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港口转型升级。该项目是5G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示范项目,有助于推动形成5G+智慧港口领域可推广、可复制的广州方案,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和较高的推广价值。白云机场通过5G技术提升无线生产网服务支撑能力、满足业务场景扩展需求:一是利用5G结合AR、VR技术现场直播羊城特色景点、美术馆、音乐会以及白云机场景观;二是在飞行区利用5G信号实现人员巡场、异常事件处置、现场施工监管的视频回传以及定点测速等功能。
5、关于“如何体系化地提升数字信息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
在如何推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我们将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融合发展为特色,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发展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造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的“全球数产融合发展标杆城市”。一是全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统筹广州试验区产业整体布局,加强各片区资源、制度、产业、环境高效协同,发挥广州试验区的溢出、带动和辐射效应。二是积极贯彻落实《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立足发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核心引擎功能,对标国内外一流城市,发力产业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三是抢占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先机,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发展规模化个性定制,打造“全球定制”之都。
到2025年,我们将力争推动广州形成“全球数产融合发展标杆城市”,全面建成“两城两都一高地”(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