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数字经济 > 政策解读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信息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时间:2015-09-23 字体: [大] [中] [小]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成为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性指导文件,共享、开放和安全是《纲要》的三大着力点。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制定背景如下:

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发动了《行动纲要》的研究制定工作,委托中科院、工程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赛迪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开展了专题研究。

2014年12月,《国家大数据发展纲要》初稿成稿后,起草组又征求了47个有关部门的意见,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国家大数据发展纲要》送审稿。

2015年8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成为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性指导文件。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解读主要有六个方面:

①统筹国家大数据资源,推动共享开放,释放数据红利

②强化政府大数据应用,提升治理能力,促进简政放权

③推动社会创新应用,助力经济转型,服务改善民生

④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强化自主创新,提高支撑能力

⑤构建大数据产业链,完善产业生态,壮大产业规模

⑥强化安全保障,促进健康发展,提升管理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已经给全球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发展都带来了重大变革,信息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出现,对于政府机构来说,无疑是一次信息化全面升级的良好契机。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在各个方面的深度结合,造成了数据量的迅猛增长,使得数据资源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要素,大数据也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加速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赋予了大数据作为建设数据强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地位。

十大工程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是我国发布的首个大数据国家行动计划,旨在加快建设我国成为数据强国。该计划提出从政府大数据、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着手建立大数据十大工程。

其中包括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等4大“政府大数据”工程;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等5大“大数据产业”工程;以及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

2018年政府数据开放

1、到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

2、中央政府层面实现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的全覆盖,实现金税、金关、金财、金审、金盾、金宏、金保、金土、金农、金水、金质等信息系统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3、中央层面构建形成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数据服务平台;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实现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多方利用,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4、跨部门共享校核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与各领域信息资源的汇聚整合和关联应用。

5、开展政府和社会合作开发利用大数据试点,完善金融、税收、审计、统计、农业、规划、消费、投资、进出口、城乡建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电力及产业运行、质量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国民经济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利用机制,推进各级政府按照统一体系开展数据采集和综合利用,加强对宏观调控决策的支撑。

6、围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质量诚信、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旅游服务等领域探索开展一批应用试点,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合作开发和综合利用。

我国的大数据政策已经由几年前的概念性阶段逐步转化为落实阶段,未来将关注细节的落实,《纲要》的发布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应该遵循纲要、抓住机遇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