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十四届政协一次会议第2049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生产服务业处 时间:2022-07-29 字体: [大] [中] [小]

张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提案》(第2049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科技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2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交流,经综合市科技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支持。密集出台“定制之都”工业互联网赋能特色产业集群等系列政策文件,去年底,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重点领域、深化应用、技术研发、信息安全保障以及金融、财税、人才支撑等方面做出了顶层制度安排,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引进、建设了华南地区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和中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建成以树根互联等国家级双跨平台和致景科技等特色专业型平台为代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数字化转型支撑基础进一步夯实。从2018年以来,安排各级财政资金超15亿元用于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通过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定制之都”建设等,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释放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新红利。

  (二)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一是支持高校联合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工业互联网平台商(服务商)、龙头企业等开展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我市4所院校备案工业互联网专业,市属多所技工院校开设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应用专业。我市箱包皮具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平台聚集产业工人3万余人,通过对其能力进行数字化画像,技能精准匹配,实现供需高效对接。二是重视数字化人才引进,印发《广州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博士博士后人才发展的资助政策。目前,全市涉及数字经济的各类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到20个。符合条件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可按照相关要求申请租住人才公寓,根据我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有关方案,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入住人才公寓,还可按规定免租。

  (三)培育示范企业,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精准施策,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全市共70多个企业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发展工程、试点示范等。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模式创新方面,成功打造华凌制冷、中船互联、白云电器等一批应用标杆企业。华凌制冷、宝洁广州工厂成功入选达沃斯“全球灯塔工厂”。家居定制全球领先,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3家企业位列全球定制家居前五强,定制家居产业规模超千亿。目前,全市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率达到44%,87%的制造业企业拥有智能化设备,个性化定制、规模化生产、服务化延伸、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新模式应用普及率60%。广州市成为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并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全球首批“定制之都”案例城市称号。

  (四)加强针对数字化转型共性解决方案的研发。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共性支撑体系建设。华南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不断扩能增容,广州本地二级节点15个,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打造4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以树根互联等国家级双跨平台和致景科技等特色专业型平台为代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以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等众多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带动国家战略级新兴产业发展。广州超算中心已成为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应用领域最广的超算中心之一。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发布全球第一个基于公有云的5G云核心网平台,在全球率先阐述6G峰值速率、频谱效率、时延等6G KPI技术指标。聚焦纺织服装、箱包皮具等五大传统特色产业,整合平台、金融机构、电商等多类型市场主体优势,合力打造面向特定产业集群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五大集群平台接入生态合作伙伴150多家,服务企业8500多家。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实施平台赋能行动。以“强平台、惠企业”为原则,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平台遴选、培育工作,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为平台服务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政策工具,帮助企业克服难点、打通堵点,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二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依托“链长制”,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引领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通过示范激励、资金引导,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头雁效应,为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输出能力、提供支撑,促进产供销协同、大中小融通发展,促进形成“链式整合、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新格局。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发挥我市高水平院校科研和教育资源优势,鼓励本地院校牵头,联合职业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以及制造企业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展面向产业集群的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培训,为集群数字化转型提供产业技能培训专业服务。加快部署和支持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实验室及高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我市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围绕数字经济产业,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6日

  (联系人:王敬府,联系电话:83123979,1501327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