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华(等)代表:
您提出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南沙方案与广州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32291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委统战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3月3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座谈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民企地位持续提升
一是聚焦“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按照“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实施精准服务,大力推动民营企业政企沟通、协同创新、集聚发展、法律维权等工作,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创新打造“一会两员三联四日”工作品牌(“一会”即协助做好市长与企业座谈会,“两员”即营商环境观察员和政企联络员,“三联”即挂点联、重点联、定点联,“四日”即“恳谈日、读懂日、伙伴日、惠企日”)。二是出台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十条措施,在全省率先设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搭建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服务机构等参与的服务平台。出台《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帮扶市场主体八条措施的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一体化便利服务的意见》,从便利市场主体准入、优化行政许可服务、加大知识产权自主力度等多个维度加大对市场主体帮扶力度,推动我市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三是出台2020年《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细化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为优化广州市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启动《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起草工作,从地方性法规高度推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并纳入诸多全国首次创新点,争取年内通过人大审议并出台。四是出台《广州市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率先探索民营企业全面合规建设,着力推进事前合规、事中合规、事后合规全链条覆盖和刑事合规、行政合规、行业合规全方面融合,构建“大合规”工作格局。
(二)市场环境有序优化
一是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将中央层面设定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以及广东省设定的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切实破解“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二是支持小微经济发展。结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出台系列帮扶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向国家小微企业名录信息库推送企业信息超过100万条,可联通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平台并提供相关数据,助力我市小微企业解决经营难题。三是深化商事主体退出制度改革。通过推进优化清税注销登记程序,推行企业普通注销一网服务,全面推广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加强涉企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建立完善企业退出预警和公示机制,加快失联企业等吊销出清等多种措施,完善市场快速退出机制。四是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开拓市场。组织700多家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线上展会、16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三批次外贸企业以包机形式赴境外参展,支持鼓励企业抓机遇抢订单拓市场。制定重点产业链供需合作对接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组织技术过硬、产品过硬的中小企业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对接,实现产业横向联合、垂直整合、跨界融合。举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供需合作对接活动,广汽埃安等整车企业对接供应链企业133家次,与广州帕卡汽车零部件、瑞松北斗等一批供应链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16家供应链企业达成明确合作意向。
(三)融资环境充沛丰盈
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市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投放总量突破721亿元,位列全省(含深圳)第1名,受惠范围之广为历年之最。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为全市超1万家企业提供贷款授信达1100亿元,累积发放贷款金额超750亿元,安排省、市专项资金2亿元,为843家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一是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先后制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分工方案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广州市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关于印发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广州市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加强普惠金融政策激励效果。二是构建“增信+分险”政策性融资担保。截至目前,广州市专门成立了广州市融资再担保公司,并指导成立白云融担、南沙融担、番禺融担和南粤国投融担等5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此外还有11家国有控股融资担保公司,合计注册资本超过45亿元。市融资再担保公司还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广州银行等签订批量融资服务协议,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批量融资服务。三是构建“政府+银行”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印发《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对合作机构发放符合条件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本金损失给予最高50%的风险补偿。截至目前,已遴选22家合作银行机构,截至2022年末,普惠机制下合作银行已备案实际放款金额超过1122亿元,惠及小微企业主体14万余户,户均贷款金额约60.2万元,加权平均利率5.11%。四是构建“中心+机构”市场化转贷机制。2020年6月,我市成立广州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截至2022年12月末,已有合作银行及合作机构近30家,累计撮合转贷资金规模163.21亿元,平均周转天数2.6天,企业转贷融资成本比市场平均水平降低了近3/4。五是推进粤信融、中小融、信易贷等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推广应用。截至2022年12月末,“粤信融”平台广州地区注册中小微企业约23.44万家,上线251款信贷产品,累计撮合融资23.8万笔,放款金额840.63亿元;“信易贷”平台广州站上线金融产品436个,累计放款金额3392.72亿元;“中小融”平台广州地区共55家银行机构上线85款产品,累计为392家中小微企业放款16.36亿元。
(四)人才发展更加活力
一是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连续12年组织“赢在广州”创业大赛,2022年参赛项目近万个,50个港澳项目参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9笔共8.87亿元,帮助贷款单位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2237人。持续推进《广州市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落地实施,建立广州市人力资源领军人才库;围绕国家、省级、市级地方性特色科研基地及重大项目,组建人力资源服务团队,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高质量人才服务。二是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推动“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以及大力培育“羊城工匠”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统筹规划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重点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十大专项行动”等,研究制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首席技师”等制度文件。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广东技工”,对准21条产业链建设产业系,实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技工教育办学模式,先后与3000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注重把世界500强和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标准引进学校,共建校企实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技术创新研发中心。推动番禺区政府、增城区政府与市重点技工院校、区内企业开展政校企战略合作,协同推动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上深度融合。四是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目前全市共备案各类等级认定机构469家,涉及数字技能、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569多个职业(工种),初步建成以数字技能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自等级认定工作开展以来,共有20余万人次参与了认定,获证约16.7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获证数约6万人次。五是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职称政策,搭建了权利平等、条件平等、机会平等的职称评审服务平台,凡在我市合法就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以及自由职业者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受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可申报评审我省所有系列(专业)职称。在职称评价中,注重考核专技人才的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创新成果,将业绩成果推动行业发展的影响力、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六是加强交流合作。立足南沙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加强广州市技师学院南沙校区建设,支持广州南华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南沙校区,指导申报设立技师学院。与港澳连续举办11届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根据赛制第12届竞赛由广州南沙承办,目前积极做好会议筹备工作。
(五)党建引领民企发展
印发《关于实施非公企业红联共建“红链计划”的工作方案》,聚焦18条重点产业链构建链上党建工作体系,推动越秀区、黄埔区分别建立城市建设行业和“红杉林”产业红色党建链条。建好“双强六好”党组织培育创建数据库,表扬100个“双强六好”党组织、100个党员先锋示范岗和100个党务工作标兵。广州非公经济领域立白集团党委、蓝山县驻花都区流动党员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番禺区南村总商会党委被全国工商联确认为“商会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党建引领之下,广大民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去年实施“民企同心抗疫撑广州行动”,广州民企和商协会累计3万余人次支援一线疫情防控,捐赠逾6576万元。联合成立广州市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大力引导民企助力乡村振兴,发动民企及商协会“6•30”认捐逾2.84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争取在年内提交市人大审议。继续以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为抓手,协调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民营经济联系点城市,并以此为契机制定出台创建工作方案,推进困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难点痛点解决。围绕重点产业链继续组织供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擦亮“广州市法规政策说明会”品牌。继续擦亮“广州市法规政策说明会”品牌(已连续举办130届),链接各类普法资源高效服务市内中小企业。开展政策兑现专栏,集中放置惠企政策及申报通知,扩大政策宣传的透明度,提升企业享受政策的便捷度。
二是进一步抓好培优育强。发动民营企业申报省大型骨干企业和民营企业500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和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发挥好广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促进会等第三方机构的作用,打造“六个一”工作体系,力争2023年新增培育100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 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组织两批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赴德国学习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经验,支持广州企业“走出去”。继续抓好小升规工作,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上规模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落实市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计划,抓好企业诉求的跟踪督办,确保每个专题取得实效。落实好市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坚持“沉下去”做好企业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困难。深入落实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水务、住建、国资等重点领域源头治理,做好违约信息披露工作,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围绕局中心工作,专门设立中小企业“四化”转型研修班,支持试点企业开展“四化”转型。推进《广州市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方案》落地落实,会同金融局、工商联推动一批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开展事前合规试点。优化提升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供应链服务重点企业,以顺畅的流通穿透内外循环堵点。做好新一轮自贸区创新经验复制工作,争取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尽早落地南沙。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港澳全面对接,打造大湾区物流走廊。发挥广交会展馆四期综合体平台作用,推动展会国际化、品牌化、数字化。
四是进一步健全投融资体系。加强产融对接,指导现代金融业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市链长办,推动链金合作,服务“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加快壮大实体经济。构建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加大金融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与超高清视频产业投资基金搭建工作,壮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展规模。健全市区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对各区新设立或新增资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按注册资本的40%追加注资。开展专精特新批量融资服务,对国家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进行贴息,切实降低中小企业降融资成本。
五是进一步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产教融合夯实技工院校育才基础,持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十项专项行动,立足南沙加强穗港澳职业技能交流合作,持续谋划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为我市“制造业立市”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六是进一步聚焦政治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凝聚民营经济人士最广泛政治共识。开展以“同心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营经济人士的世情国情党情教育,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高质量开展“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二期培训。在全市重点培养100名龙头企业家、100名制造业骨干企业家、100名领军年轻一代企业家、100名新锐企业家。持续强化“红链计划”,加强产业链“双强六好”党组织培育,发挥产业链党委或产业链党建共同体等机制作用,夯实非公党组织建设。围绕民营企业共性诉求进行调研,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抢抓《南沙方案》发展机遇”等课题研究成果转化。
感谢您对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3日
(联系人:黄剑辉,联系电话:8312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