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州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每年3亿,三年9亿,广州这次重仓“专精特新”企业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26 12:33:37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4月24日晚,广州市政府官网发布印发《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下称《行动方案》)的通知。4月25日上午,广州市举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广州历史上首个专门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新政公布实施细则。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广州每年将安排3亿元左右资金,三年投入约9亿元。”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在发布会上说,将实施梯度培育、技术创新等八大行动,在资金支持、技术改造等七个领域给予支持,到2024年累计培育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去年至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日益被看作我国破解产业链“卡脖子”问题的新招,重要性越来越高。但扶持中小企业并不容易,普遍存在有政策但知悉难、申请难、使用难等难题。

  最近一个月,广州市领导召开会议和开展调研频繁提到一个词“精准”,既有“精准施策”“精准解决”“精准帮扶”,也有“精准调度”“精准调控”,让人看到了施政的侧重点。

  发布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用“滴灌”形容政策实施的精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动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荐工业用地。新政之下,资金和土地以“登门扶持”的方式,找上了广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专精特新”数量不足正待“登门扶持”

  “专精特新”是指其产品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任一特点的企业,其一项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30%—50%,能影响全球产业链运转。这些企业往往是“一招鲜,吃遍天”的中小企业。

  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从国家到省市分级开展重点扶持。

  广州一共有68家国家级“小巨人”,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这一批企业稳定了生产经营,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逆势增长20.12%,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9%的增速。其中的博纬通信、中海达、云宏信息等企业一季度增长甚至超过了150%。

  这一批企业也稳定了制造业产业链,85%以上的企业属于制造业,50%的企业属于核心基础零部件等工业“四基”领域,其中3家企业填补国际空白、18家企业填补国内空白、28家企业在细分行业关键领域发挥了补短板的作用。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稳”尚且来之不易,这一批企业还迈向高质量发展,其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重平均为8.61%,高于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企业户均拥有发明专利20件,拥有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8个。68家企业里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主导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0%,九成以上企业深耕细分领域10年以上。

  不过,发布会也披露,广州现有国家级“小巨人”6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59家,广州国家级“小巨人”数量仅占全国4762家的1.4%。广州今年首提“制造业立市”,产业链安全缺口急需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军来“填补”。

  因此,广州在《行动方案》中自我加压,提出“5125”工程,即到2024年,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这意味着广州要在过去三年合共培育68家国家级“小巨人”的情况下,在未来三年一举培育182家。

  “力争超额完成目标。”叶华东在发布会上说,将会同有关单位,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从资金、土地、创新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三种“登门扶持”力求“精施肥”

  要完成这个自我加压的目标,叶华东把培育措施称为“精施肥”,瞄准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和个性诉求,在资金支持、园区建设、技术改造、用地用房、交通出行等七个领域给予支持。记者发现,这其中至少有三种“登门式扶持”。

  首先是让“钱找人”。

  既然中小企业知悉政策、使用政策水平还不够高,那资金就直接拨付。广州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机制,对新认定国家级“小巨人”的100万元一次性奖励,以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20万元一次性奖励,全部实行“免申即享”,企业一旦获得认定,无需另行申报,资金直接拨付到位。

  不少中小企业对上市、技术改造以及数字化转型还不够积极,补贴就直接补助。广州就对上市费用的50%、数字化转型费用的30%给予直接补助,单个企业最高300万元,同时给予贷款利息、担保费、技改资金配套等补助,获得省技改资金补助的“专精特新”企业市财政将最高补助500万元。

  此外,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租赁公共住房和租房租金也将减免。

  其次是让“地找人”。

  中小企业用地成本高,用地面积小,在广州找土地可不容易。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华而实主动向“专精特新”中小企推荐工业用地,她表示,考虑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特点,该局将积极组织小面积工业用地的供应,广州今年工业用地供应计划中,有31宗用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主要分布在白云、黄埔、花都、南沙等区,欢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该局和各区咨询。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此外,广州还将实施“带方案”出让产业用地的做法,在用地出让时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或施工图设计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交地即开工”。

  再次,是让“办法找人”。

  在资金和土地这两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外,市工信局每年会花费不少于300万元购买专业服务,为企业“把脉”,让企业有更多实现发展的新招数。该局还要建立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联盟,与各类服务机构合作,主动为“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属服务产品。

  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蓝伟宁则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送上了发展的技术。他说,近期,市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支持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和利用,节约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形成竞争新优势。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叶华东表示,总之,《行动方案》要精准解决广州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扩大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规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