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助手 繁体版 简体版 市民网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1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数字产业处 时间:2024-01-17 字体: [大] [中] [小]

龚元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培育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数字化人才队伍的提案》(第2021号)收悉。该提案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廉奕同志牵头督办,市政协副主席姚建明同志配合督办。按照廉奕部长有关指示批示要求,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认真研究办理。2023年8月16日进行座谈交流,您表示满意。12月15日,受廉奕部长委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建华同志组织召开部门和有关企业参加的提案调研座谈会,与您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再次得到您对提案回复意见的认可。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关于提案第一条“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议。近年来,我市一直着力推动数字化创新平台建设。在知识产权领域方面,全市有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高航网等通用型传统知识产权交易运营网络平台,提供知识产权登记、托管、挂牌、评估、交易、转化、融资为一体的全链条综合服务,创新开展网络竞价专利交易;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领域,建设知识产权产业运营平台,开展专利实施、转让、许可、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运营活动。在技术转移方面,着力培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研究中心,建设34家高水平企业研究院,扎实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9家。在金融方面,设立一批数字金融创新平台和专业组织,设立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广州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中大湾谷风险管理技术实验室等。

  (二)关于提案第二条“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建议。一是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载体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强广州试验区招商引资,推动百度飞桨、薪遇见数字科技等优质企业落户试验区。2023年前三季度试验区规上企业增加275家,营收6659.41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增加618家,营收1098.79亿元。二是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制定《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遴选“造车健城”4条优势赛道重点开展产业培育。小马智行、广汽埃安、文远知行、小鹏汇天、如祺出行、致景科技、树根互联、探迹科技、极飞科技等9家人工智能企业上榜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全市先后有30家企业被评为省大数据骨干企业,13家企业被评为省人工智能骨干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三是遴选数字经济案例,形成标杆效应。2023年共征集并发布了57个数字经济应用案例,向国家工信部推荐了32个虚拟现实先锋案例项目,推荐广东美捷威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2023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四是开展四化赋能行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2023年分两批遴选86家“四化”赋能重点平台,为333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了评估诊断,提供数字共性技术服务,降低企业在生产设计、经营管理、销售全流程的数字技术应用成本。

  (三)关于提案第三条实施“广聚英才计划”的建议。一是落实好人才政策,通过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产业领军人才项目等人才工程,累计评定高层次人才1.9万人。在青年人才储备方面,实施博士博士后项目、“菁英计划”、青年托举工程,采取安家费、生活费、科技经费等方式进行培养支持。实施人才绿卡制度,面向非广州户籍数字化人才提供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出入境便利等支持。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二是鼓励高校开办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培育数字经济人才。广州大学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本科专业,并具有统计学(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方向)硕士和博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硕士学位以及网络安全空间(数据安全方向)博士学位授予权。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学校设置有数据科学与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城市治理与设计等数字经济相关专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人才政策体系,强化人才集聚功能。一是大力推进“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对接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市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数字化人才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合理设置各层次人才年度遴选支持数量、资金支持额度,大力引进集聚一批数字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二是出台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产业人才专项支持政策,加大引才招才力度,千方百计支持企业集聚人才。三是充分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引才聚才功能,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领域,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园区、企业等面向人才开展各类引才育才活动,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四是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升级人才绿卡制度,优化提升人才安居保障,加强人工智能、软件等产业人才联合会建设,妥善解决数字化人才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出入境等实际问题。五是继续支持和引导市属高校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支持学校加强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市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载体,加快形成数字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提升数字产业规模和区域竞争力。推动各区以资源禀赋为基础,针对电子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区块链等产业进行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支持广州市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黄花岗科技园等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三)完善数字服务平台,为数字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支持。继续推进数字化市场监管一体化、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支持广州超算中心开展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建设升级,推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扩能增容,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加快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持续实施“四化”赋能行动,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四)加强政策宣传。继续办好穗好策平台,优化政府网站政策专栏,通过微信、官方网站、新闻报道、暖企服务、专题宣讲等多种渠道,为企业宣讲政策,帮助企业获取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广州市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专此函复。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1月13日

  (联系人:刘元,电话:83123960)